大愛電視台 一種說法節目 大師談論語
以下mp3檔案全部下載
一種說法【馬叔禮】 《論語》人到四十,最後一搏 下載mp3
一種說法【馬叔禮】《論語》不可不知的「四法」 下載mp3
一種說法【馬叔禮】 《論語》不同,因為學習! 下載mp3
一種說法【馬叔禮】 《論語》不教,也是教 下載mp3
一種說法【馬叔禮】《論語》什麼是法語之言? 下載mp3
一種說法【馬叔禮】《論語》天生萬物必有用 下載mp3
一種說法【馬叔禮】《論語》孔子也被考倒了 下載mp3
一種說法【馬叔禮】《論語》立志,快樂學習! 下載mp3
一種說法【馬叔禮】《論語》如何過目不忘? 下載mp3
一種說法【馬叔禮】《論語》老是上當受騙怎麼辦? 下載mp3
一種說法【馬叔禮】《論語》做人,七種智慧 下載mp3
一種說法【馬叔禮】《論語》教育的精神 下載mp3
一種說法【馬叔禮】《論語》誘惑,誰能不為所動 下載mp3
一種說法【馬叔禮】 《論語》語言的力量 下載mp3
一種說法【馬叔禮】 《論語》學生的功課 下載mp3
一種說法【薛仁明】 《論語》與天地共生息 下載mp3
2019年7月6日 星期六
2014/04/23 蔡政民老師 個人化數理教育 演講稿
根 好
103.04.23(三) 下午14:00~16:00 南州國小
蔡政民老師 演講稿
一.前言: 校長,各位主任、各位老師,大家好(午安)。
今天能有此機會(聚會),首先要恭喜我們南州國小有時時以「為國家培養人才」為職志的校長及陳主任,以及對教育有熱誠,時時追求新知以改善教育的一群教師。
宣傳與教學不太一樣,教學是要對家長和學生承擔責任的;而宣傳是只要有人想聽就可以進行,宣傳完了別人執不執行,可以一概不管。因為你們都不歸我管,如果你們不去執行我的方式,也沒有人會責怪你。所以,可能你們多聽了但不去用----這也是人之常情。
從1919年五四運動以來,我們努力地學習民主,學習科學,為了迎頭趕上,上自教育部、校長,下至各教師均很努力,但最後結果令人失望,不少學生放棄學習數學的機會了。
二. 個別化教學:
在一個大班級裡,要實施因才施教,實不容易,由於學生「個別差異」存在的事實, 很難有一種適合全班學生特性的教學方法和課程。
在傳統的班級團體中,教師通常是教學的主體,教學都是以教師為主的。而學生在大班級團體教學中,較傾向於被動的角色。
但在採用個別化教學的情境中,學生通常是教學活動的重心,教師扮演著教學活動的經理人或協助者的角色。個別化教學要由學生主動學習,課程、教材、評量都應適應個別學生的差異和需要。
教育上提倡個別化教學,其對象涵蓋全部學生,其目的在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培養學生自動自發與自我實現的學習精神和能力。基本上,個別化教學並不拘泥於在形式上要一對一,它可以是在班級情境中,由一位教師針對全班學生的獨特性和差異性設計不同的學習計畫,包括課程、教材、教法、評量等方面,亦即提供個別化教育方案(individualized educational program簡稱IEP ),這正是個別化教育的真諦。
三.請聽一些高中生的心聲:
1.「傳統的教法是由老師站在講台上,說明定義由來,然後像在變魔術般的解題,經由老師超強的講解能力,讓我們覺得『我們懂了!』,事實上,我們並沒有真正的懂,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裡,所以,在
課堂上都會覺得『嗯!我都聽懂了』,回到家,也沒有再算過,等幾天後要小考時,翻開筆記,像在看外星文字一樣~~看不懂,這時,就會頭昏腦脹,又闔上筆記,以致問題還是存在那裡」;而自學的方式,自行學習,藉由自己閱讀,思考著為什麼這樣寫?公式怎麼來的?再算習題,試著解題,在自行解題的過程中,就可以發現自己哪裡不懂可以隨時請教別人。可以思考要如何解題,真的解不出來再看詳解,然後自己再算過一遍,印象會更深刻,這都是自學的好處。」
2.「我一聽到數學就快暈倒了,更別說要來算數學,以前上課總是能混就混,很討厭抄寫數學筆記,常常數學課本都是空白的,更常常做白日夢,不然就做自己的事,絲毫不管台上的老師是否在上課,所以我的數學成績一直往下掉,就只能拼命補習,但是卻越補越大洞,曾有一度想放棄數學,真搞不懂為什麼要學數學呢?」
3.「現在上課有時會讓我們自習,乍看之下好像是老師想要偷懶,但並不是這樣唷!!因為呀!老師會一個學生一個學生的下去問,問到有一些學生的問題剛好一樣的時候老師就會上台解說~我覺得這樣很好,為什麼呢?因為這樣就不會像上課那樣一直說下去一直上下去,反而導致於那些知識,還沒有吸收完畢就繼續上新的課程,這樣上課學習也很困難,以至於覺得上課很無趣,很無聊呢!所以我覺得現在的收穫很大很大。」
4.「一開始,超不習慣的,以致第一章學的並不好,後來漸漸習慣了~~漸漸喜歡思考,我覺得『自學』這個方法很好,讓我們有很自由的空間,可以很自由的學習,我覺得這個方法比傳統的方式好。我很喜歡自學」
四.數理的學習法:
數理教育的目標在於提高學生的數學(數理)成就表現。我們的題目是「根好」,意即從根本談起最好。(亦可說:我們學生的根都很好。)所以我今天都談最根本的東西。而我們都是人,敎的學生也是人,所以,首先談一下:
1.人的特質:人具理性、善思維,有很好的學習能力。年幼時記憶力超強,越年長,理解力越強。好奇心強烈更是兒童與生俱有的能力。
2.窮則變:多數國小老師認為小學生的數學不難學,很有心要敎好,但就是屢戰屢敗,苦無對策。我們能不能跳出框架、跳出限制?就是跳出自己的個性(尚易)、所學(不太容易)、時代(有困難)。
3.愛之適足以害之:我們都太愛自己的孩子,但又不太會愛。農民種農作物,
光是愛亦不行的,而是懂才行(如為使農作物快長高就去拔高)。有人形容孩子的心是玻璃做的,老師或家長如看到不理想的成績,口說或表情小孩均知,所以我認為老師們最需要「轉念」à(視當時氣氛,適時補充實例。)。要適時讚賞學生(小孩),其實賞識的目光像陽光會為孩子帶來意想不到的養份,為孩子注入生命與信心。(小孩得不到賞識有的會創造賞識)並且老師要承認差異(如說話),允許失敗(如學走路、騎車,……,可惜大人均被小孩寵壞了)。如美國心理學家到一所小學去找資優生……說你行你就行!)。
4.優秀的中國人:西方哲學家羅素在民國初年說:「如果讓中國人有30年穩定的社會,給他一筆足夠的經濟資源,30年之內中國的科學可以與西方並駕齊驅。」可見依照西方人的經驗,學科學並不是很困難的。如今已過了3個30年,我們的科學仍沒趕上西方。試想:是中國人 (1)不用功 (2)愚笨(3)走錯學習的路?
中國是最有智慧的民族,再者上自校長,下至教師均很戰戰兢兢,如果方向錯了,那真是越努力就離目標越遠。所以我們可確定:教育一定出了問題,今談科學教育,其根源在於對人性的認識出了問題,西方人他們是順著人類數理能力的發展開發出認知的精神,以成就科學;而我們一直是從功名的角度著眼,所以他們的科學教育注重思考(慢慢教,不教很多),我們的科學教育注重技術(急著要看到成果)。路走得對否,可以從效果上來看(我們的大學聯考平均成績只約20分,很明顯是失敗的,方向是錯的),如果已確定是失敗了的,我們是否依舊要走下去?
5.數理的特質:
(1)數理的能力是人類與生俱來的:
數學她是全世界共通的語言,是人類心靈自己建構起來的,所以數理的能力可說是與生俱來的。柏拉圖曾說:「給我一個僕人,也可以把他教成數學家」。所以我們要相信,每個正常成長的小孩(學生)均可學好數學。當然她是有連慣性的,所以程度不好只是表示以前沒學好,只要從以前的開始學一定可以學好的。
(2)數理能力發展是有一定順序的:
心理學家皮亞傑把人類認知的能力的發展分為:感覺動作(一至三歲)、運思準備(三至六歲)、具體運思(六至十一歲)和抽象運思(十一歲以後)四階段。可見思考能力雖是人類的天性,但其展現,是按部就班的,從具體到抽象,從淺度到深度。所以只要一個能正常生活的孩子,都在默默中進行著數理及思考的學習。
(3)數理的學習特重個別性和偶然性:
「懂不懂」它是很個別的很內在的。數理既以「懂不懂」為標準,則不應該是用教的,尤其不可以眾人一起教,把許多學生集合成一班一起教學,是近代學校體制很不得已的錯誤。數理一定要自己懂了,才算懂,自己學會的,才越有興趣,讓人教往往教出壓力來,所以數理最需要提倡主動學習。老師所教,只不過是以自己懂得的方式依理順序說明,以喚醒學生,至於學生為什麼有的懂,有的不懂,是老師無法完全掌握的。所以有效的數學教育,應該「能力分班」,最好是「個別教育」。也就是盡量依其能力,放給他自主學習。學得好的,應讓他自己再往前進,以免耽誤他的聰明;學不好的,千萬不要責備他,因為這是個別頭腦裏面的事(此時責罵很難改變,反而是善於鼓勵讚賞與等待還有機會)。老師盡其引導說明,學生盡其學習努力,就已達到教育的目的了,強求是沒有用的。
(4)數理能力與大腦神經有關:
依照智能醫學的研究,大腦神經發達者,思考反應敏銳,反之,則為遲鈍。所以想要數理能力好,應事先建置一個優良的腦神經系統,以為預備。而人類腦神經
的發展,主要是靠後天的訊息刺激。發展的潛力,在原則上雖是無窮無盡;但發展的時機卻有限,其時機起源於胎兒,愈早可塑空間愈大,愈晚則愈僵固,到十三歲大體藍圖底定,成為一生思考能力僅有的供應場。因此,要數理能力好,最主要應不在於孩子入學以後如何加強數理訓練,而是在於機會未喪之前及早拓增腦神經的建置。可以說:「是聰明的頭腦使數理好,而不是數理的訓練使頭腦好。」。沒有好的頭腦,小學數理或許還能應付,到了中學大學,就思考不來,只好厭學放棄了。
6. 打破分數的迷思
一個人的學習成長過程中首要以品德為重,考試的分數高或低是不足以表示其品德的好或壞的,其實分數的高或低亦不能表示其用功程度的(數理尤然)。因為影響學生的成績有下列各因素:
(1)題目的難易度 (2)對教材的了解程度 (3)平時的努力程度 (4)考試的情緒(5)13歲就底定的大腦 (6)學生對該科老師的喜好程度 (7)以往心裏的受傷程度(8)同儕關係
因此為了做學生的人師、良師,我們不應一味地責罵成績表現不理想的學生(我們的一生氣,不也正表示我們的不明理(不了解)嗎?) ,反而是該以同理心的語氣從旁鼓勵學生,用愛心、耐心等待學生的成長,如果能如此,學生的心裏受傷程度不但會降低、更可能癒合,且對老師的喜好會增強,如此會導致其平時更用功,考試時的情緒較穩定,假以時日對教材內容自然會更能了解掌握,甚至改善同儕之關係。
7. 沒有不用心,就會有收穫的(師、生均然)
我們都相信:「一個有成就的人,是一分的天才,再加上99分的努力」是故要把一班的孩子教好(尤指成績表現)如果老師不用心那是不可能的(當然有一些特殊學生,或額外加強的),而用心的老師學生們一定能感受到,甚至被感動的。
8. 每一小孩均是父母的寶貝
父母養育小孩是天經地義的,相對地每一個小孩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沒有一個小孩是被放棄的,所以教師亦不該放棄任何一位學生,但因每個小孩家庭背景均不相同,學習成就表現迥異,因此老師應當給以因材施教,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看重每一位學生。
五.個別化教學實際實行之過程分享:
問題1. 何謂「不要再那麼努力的障礙我們的孩子了?」負責任的老師們在課堂上很認真的教,似較不會有內疚感,哪會知道學生亦有能力自己看懂(只要教材、解答寫得夠清楚即可。)
答: 教了有多數人似懂了,但卻抹煞了他們思考的能力與機會,又有些本就較差的,常因教了亦不懂導致自暴自棄(然其不懂的真正原因應是以前的就不太了解,只要有心回頭把以前的學好,就自然懂了。)
問題2. 有學生懷疑此方式?
答: 引導學生:
老師們之所以較會都是因看很多,而一般學生有一人買同一冊數學參考書三本以上的嗎?(沒有)亦即只要能多看多吸收自然能會。若請高一的學生看國小一年級的數學,一定不用二十分鐘(可能三分鐘或更短)那麼小一到小六共十二冊,應只需花幾小時就可看完(學生大多認同此理論)。
問題3. 接觸一新的內容(對數函數之圖形)三分鐘即有學生反應看不懂(不只一位)
答: 不管他,叫他用心續看就會了解(因學生不習慣閱讀)結果一節課下來全看完而且懂了(即老師要堅持)
問題4. 月考前兩週出現有進度落後者,如何應考?
答: 只要前面自學過的內容真正了解就好了,為真正使學生有成就,當適度調整現行的成績考查,倘真改不了亦無妨,因此類學生照以往一樣考不好。
問題5. 一程度好的學生反應希望上課,因連續兩次月考均只得六十幾分。
答: 我堅持,反而激勵他更用功,而且自學亦懂了,該生學測數學得十三級分。
意外收穫:
(1) 實行第二週,即因有人超前,同一組的同學回家就很拼(猛K),別組亦效法。
(2) 有些同學反應:自己學會的好舒服,很快樂,很有成就感
(3) 有些同學反應:已經算到有感覺了(相信每人均可如此,只是時間不一)
(4) 偶爾在黑板講解時全班更珍惜了
六.吾人可以從數理的本性中建立一「數理教學」的觀念,其綱要如下:
一.教材的編寫,步步為營,說明清晰,由淺入深,按部就班,循序漸進。
二.在教學心態上,應不要因成績表現之好壞,而給予不同的態度。尤其是家長老師要以等待其成長的愉悅心去面對孩子的數理課程,以鼓舞其信心與興緻。
三.因為數理思考的運作要靠腦神經系統,應在其腦神經發展的十三歲之內給予最大量且最優的訊息刺激。
四.因為思考發展是由具體到抽象,由不懂到懂,其歷程是緩慢長遠的。故數理的教學應從生活開始,尤其幼稚園與小學生以遊戲的心態實施,主要是讓孩子玩。不必急於求成,否則愛之適足以害之。
五.因為數理是以理解為準,理解是內在而具有連續性的,所以最好是採取自學的方式老師一概不教,只是備問。其次是半自學方式,老師只是略作引導與解難,多給學生反思的時間,不可以教太多。教太多,現在好像
懂了,其實不是真懂。
六.因為理解深具個別性,所以數理應注重其個別的差異,採取個別進度。若學生已經會了,即應鼓勵其自己前進,不要等待,直到他不會的地方暫時停下來,待機再進。若學生還不會,應降低其學習內容,不可硬撐硬趕。因為不管多麼用力撐趕,終歸是無效的,只有斷送其對思考學習
的信心而已。
七.凡有高度成就的數理學家與科學家,必定帶有天才成份。而其天分往往在兒童少年期即已展現,但如不善於培養,將隨其年紀之增長而日漸磨損消逝,終於等同常人。故我國如欲成為科學國家,應注重發現數理天才,
給予特別培養,而不是一味加重一般學生的數理功課。
參考:(1)華山書院、讀經通訊
(2)實踐國小校長 張素貞:從發展小班教學精神談普通班級的個別化教學
所有已經表現出來的智力,在一個人的潛能中,所占的比例僅僅是萬分之一而已。(人類沒有學會開發石油時,並不能說明石油不存在)除了極少極少的神童和天才,百分之九十九的孩子在天賦上,只有特點不同,而沒有好壞,高低差別。仔細觀察,是一切偉大成就的必要條件,因此,有系統地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成為教育的首要任務。
103.04.23(三) 下午14:00~16:00 南州國小
蔡政民老師 演講稿
一.前言: 校長,各位主任、各位老師,大家好(午安)。
今天能有此機會(聚會),首先要恭喜我們南州國小有時時以「為國家培養人才」為職志的校長及陳主任,以及對教育有熱誠,時時追求新知以改善教育的一群教師。
宣傳與教學不太一樣,教學是要對家長和學生承擔責任的;而宣傳是只要有人想聽就可以進行,宣傳完了別人執不執行,可以一概不管。因為你們都不歸我管,如果你們不去執行我的方式,也沒有人會責怪你。所以,可能你們多聽了但不去用----這也是人之常情。
從1919年五四運動以來,我們努力地學習民主,學習科學,為了迎頭趕上,上自教育部、校長,下至各教師均很努力,但最後結果令人失望,不少學生放棄學習數學的機會了。
二. 個別化教學:
在一個大班級裡,要實施因才施教,實不容易,由於學生「個別差異」存在的事實, 很難有一種適合全班學生特性的教學方法和課程。
在傳統的班級團體中,教師通常是教學的主體,教學都是以教師為主的。而學生在大班級團體教學中,較傾向於被動的角色。
但在採用個別化教學的情境中,學生通常是教學活動的重心,教師扮演著教學活動的經理人或協助者的角色。個別化教學要由學生主動學習,課程、教材、評量都應適應個別學生的差異和需要。
教育上提倡個別化教學,其對象涵蓋全部學生,其目的在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培養學生自動自發與自我實現的學習精神和能力。基本上,個別化教學並不拘泥於在形式上要一對一,它可以是在班級情境中,由一位教師針對全班學生的獨特性和差異性設計不同的學習計畫,包括課程、教材、教法、評量等方面,亦即提供個別化教育方案(individualized educational program簡稱IEP ),這正是個別化教育的真諦。
三.請聽一些高中生的心聲:
1.「傳統的教法是由老師站在講台上,說明定義由來,然後像在變魔術般的解題,經由老師超強的講解能力,讓我們覺得『我們懂了!』,事實上,我們並沒有真正的懂,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裡,所以,在
課堂上都會覺得『嗯!我都聽懂了』,回到家,也沒有再算過,等幾天後要小考時,翻開筆記,像在看外星文字一樣~~看不懂,這時,就會頭昏腦脹,又闔上筆記,以致問題還是存在那裡」;而自學的方式,自行學習,藉由自己閱讀,思考著為什麼這樣寫?公式怎麼來的?再算習題,試著解題,在自行解題的過程中,就可以發現自己哪裡不懂可以隨時請教別人。可以思考要如何解題,真的解不出來再看詳解,然後自己再算過一遍,印象會更深刻,這都是自學的好處。」
2.「我一聽到數學就快暈倒了,更別說要來算數學,以前上課總是能混就混,很討厭抄寫數學筆記,常常數學課本都是空白的,更常常做白日夢,不然就做自己的事,絲毫不管台上的老師是否在上課,所以我的數學成績一直往下掉,就只能拼命補習,但是卻越補越大洞,曾有一度想放棄數學,真搞不懂為什麼要學數學呢?」
3.「現在上課有時會讓我們自習,乍看之下好像是老師想要偷懶,但並不是這樣唷!!因為呀!老師會一個學生一個學生的下去問,問到有一些學生的問題剛好一樣的時候老師就會上台解說~我覺得這樣很好,為什麼呢?因為這樣就不會像上課那樣一直說下去一直上下去,反而導致於那些知識,還沒有吸收完畢就繼續上新的課程,這樣上課學習也很困難,以至於覺得上課很無趣,很無聊呢!所以我覺得現在的收穫很大很大。」
4.「一開始,超不習慣的,以致第一章學的並不好,後來漸漸習慣了~~漸漸喜歡思考,我覺得『自學』這個方法很好,讓我們有很自由的空間,可以很自由的學習,我覺得這個方法比傳統的方式好。我很喜歡自學」
四.數理的學習法:
數理教育的目標在於提高學生的數學(數理)成就表現。我們的題目是「根好」,意即從根本談起最好。(亦可說:我們學生的根都很好。)所以我今天都談最根本的東西。而我們都是人,敎的學生也是人,所以,首先談一下:
1.人的特質:人具理性、善思維,有很好的學習能力。年幼時記憶力超強,越年長,理解力越強。好奇心強烈更是兒童與生俱有的能力。
2.窮則變:多數國小老師認為小學生的數學不難學,很有心要敎好,但就是屢戰屢敗,苦無對策。我們能不能跳出框架、跳出限制?就是跳出自己的個性(尚易)、所學(不太容易)、時代(有困難)。
3.愛之適足以害之:我們都太愛自己的孩子,但又不太會愛。農民種農作物,
光是愛亦不行的,而是懂才行(如為使農作物快長高就去拔高)。有人形容孩子的心是玻璃做的,老師或家長如看到不理想的成績,口說或表情小孩均知,所以我認為老師們最需要「轉念」à(視當時氣氛,適時補充實例。)。要適時讚賞學生(小孩),其實賞識的目光像陽光會為孩子帶來意想不到的養份,為孩子注入生命與信心。(小孩得不到賞識有的會創造賞識)並且老師要承認差異(如說話),允許失敗(如學走路、騎車,……,可惜大人均被小孩寵壞了)。如美國心理學家到一所小學去找資優生……說你行你就行!)。
4.優秀的中國人:西方哲學家羅素在民國初年說:「如果讓中國人有30年穩定的社會,給他一筆足夠的經濟資源,30年之內中國的科學可以與西方並駕齊驅。」可見依照西方人的經驗,學科學並不是很困難的。如今已過了3個30年,我們的科學仍沒趕上西方。試想:是中國人 (1)不用功 (2)愚笨(3)走錯學習的路?
中國是最有智慧的民族,再者上自校長,下至教師均很戰戰兢兢,如果方向錯了,那真是越努力就離目標越遠。所以我們可確定:教育一定出了問題,今談科學教育,其根源在於對人性的認識出了問題,西方人他們是順著人類數理能力的發展開發出認知的精神,以成就科學;而我們一直是從功名的角度著眼,所以他們的科學教育注重思考(慢慢教,不教很多),我們的科學教育注重技術(急著要看到成果)。路走得對否,可以從效果上來看(我們的大學聯考平均成績只約20分,很明顯是失敗的,方向是錯的),如果已確定是失敗了的,我們是否依舊要走下去?
5.數理的特質:
(1)數理的能力是人類與生俱來的:
數學她是全世界共通的語言,是人類心靈自己建構起來的,所以數理的能力可說是與生俱來的。柏拉圖曾說:「給我一個僕人,也可以把他教成數學家」。所以我們要相信,每個正常成長的小孩(學生)均可學好數學。當然她是有連慣性的,所以程度不好只是表示以前沒學好,只要從以前的開始學一定可以學好的。
(2)數理能力發展是有一定順序的:
心理學家皮亞傑把人類認知的能力的發展分為:感覺動作(一至三歲)、運思準備(三至六歲)、具體運思(六至十一歲)和抽象運思(十一歲以後)四階段。可見思考能力雖是人類的天性,但其展現,是按部就班的,從具體到抽象,從淺度到深度。所以只要一個能正常生活的孩子,都在默默中進行著數理及思考的學習。
(3)數理的學習特重個別性和偶然性:
「懂不懂」它是很個別的很內在的。數理既以「懂不懂」為標準,則不應該是用教的,尤其不可以眾人一起教,把許多學生集合成一班一起教學,是近代學校體制很不得已的錯誤。數理一定要自己懂了,才算懂,自己學會的,才越有興趣,讓人教往往教出壓力來,所以數理最需要提倡主動學習。老師所教,只不過是以自己懂得的方式依理順序說明,以喚醒學生,至於學生為什麼有的懂,有的不懂,是老師無法完全掌握的。所以有效的數學教育,應該「能力分班」,最好是「個別教育」。也就是盡量依其能力,放給他自主學習。學得好的,應讓他自己再往前進,以免耽誤他的聰明;學不好的,千萬不要責備他,因為這是個別頭腦裏面的事(此時責罵很難改變,反而是善於鼓勵讚賞與等待還有機會)。老師盡其引導說明,學生盡其學習努力,就已達到教育的目的了,強求是沒有用的。
(4)數理能力與大腦神經有關:
依照智能醫學的研究,大腦神經發達者,思考反應敏銳,反之,則為遲鈍。所以想要數理能力好,應事先建置一個優良的腦神經系統,以為預備。而人類腦神經
的發展,主要是靠後天的訊息刺激。發展的潛力,在原則上雖是無窮無盡;但發展的時機卻有限,其時機起源於胎兒,愈早可塑空間愈大,愈晚則愈僵固,到十三歲大體藍圖底定,成為一生思考能力僅有的供應場。因此,要數理能力好,最主要應不在於孩子入學以後如何加強數理訓練,而是在於機會未喪之前及早拓增腦神經的建置。可以說:「是聰明的頭腦使數理好,而不是數理的訓練使頭腦好。」。沒有好的頭腦,小學數理或許還能應付,到了中學大學,就思考不來,只好厭學放棄了。
6. 打破分數的迷思
一個人的學習成長過程中首要以品德為重,考試的分數高或低是不足以表示其品德的好或壞的,其實分數的高或低亦不能表示其用功程度的(數理尤然)。因為影響學生的成績有下列各因素:
(1)題目的難易度 (2)對教材的了解程度 (3)平時的努力程度 (4)考試的情緒(5)13歲就底定的大腦 (6)學生對該科老師的喜好程度 (7)以往心裏的受傷程度(8)同儕關係
因此為了做學生的人師、良師,我們不應一味地責罵成績表現不理想的學生(我們的一生氣,不也正表示我們的不明理(不了解)嗎?) ,反而是該以同理心的語氣從旁鼓勵學生,用愛心、耐心等待學生的成長,如果能如此,學生的心裏受傷程度不但會降低、更可能癒合,且對老師的喜好會增強,如此會導致其平時更用功,考試時的情緒較穩定,假以時日對教材內容自然會更能了解掌握,甚至改善同儕之關係。
7. 沒有不用心,就會有收穫的(師、生均然)
我們都相信:「一個有成就的人,是一分的天才,再加上99分的努力」是故要把一班的孩子教好(尤指成績表現)如果老師不用心那是不可能的(當然有一些特殊學生,或額外加強的),而用心的老師學生們一定能感受到,甚至被感動的。
8. 每一小孩均是父母的寶貝
父母養育小孩是天經地義的,相對地每一個小孩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沒有一個小孩是被放棄的,所以教師亦不該放棄任何一位學生,但因每個小孩家庭背景均不相同,學習成就表現迥異,因此老師應當給以因材施教,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看重每一位學生。
五.個別化教學實際實行之過程分享:
問題1. 何謂「不要再那麼努力的障礙我們的孩子了?」負責任的老師們在課堂上很認真的教,似較不會有內疚感,哪會知道學生亦有能力自己看懂(只要教材、解答寫得夠清楚即可。)
答: 教了有多數人似懂了,但卻抹煞了他們思考的能力與機會,又有些本就較差的,常因教了亦不懂導致自暴自棄(然其不懂的真正原因應是以前的就不太了解,只要有心回頭把以前的學好,就自然懂了。)
問題2. 有學生懷疑此方式?
答: 引導學生:
老師們之所以較會都是因看很多,而一般學生有一人買同一冊數學參考書三本以上的嗎?(沒有)亦即只要能多看多吸收自然能會。若請高一的學生看國小一年級的數學,一定不用二十分鐘(可能三分鐘或更短)那麼小一到小六共十二冊,應只需花幾小時就可看完(學生大多認同此理論)。
問題3. 接觸一新的內容(對數函數之圖形)三分鐘即有學生反應看不懂(不只一位)
答: 不管他,叫他用心續看就會了解(因學生不習慣閱讀)結果一節課下來全看完而且懂了(即老師要堅持)
問題4. 月考前兩週出現有進度落後者,如何應考?
答: 只要前面自學過的內容真正了解就好了,為真正使學生有成就,當適度調整現行的成績考查,倘真改不了亦無妨,因此類學生照以往一樣考不好。
問題5. 一程度好的學生反應希望上課,因連續兩次月考均只得六十幾分。
答: 我堅持,反而激勵他更用功,而且自學亦懂了,該生學測數學得十三級分。
意外收穫:
(1) 實行第二週,即因有人超前,同一組的同學回家就很拼(猛K),別組亦效法。
(2) 有些同學反應:自己學會的好舒服,很快樂,很有成就感
(3) 有些同學反應:已經算到有感覺了(相信每人均可如此,只是時間不一)
(4) 偶爾在黑板講解時全班更珍惜了
六.吾人可以從數理的本性中建立一「數理教學」的觀念,其綱要如下:
一.教材的編寫,步步為營,說明清晰,由淺入深,按部就班,循序漸進。
二.在教學心態上,應不要因成績表現之好壞,而給予不同的態度。尤其是家長老師要以等待其成長的愉悅心去面對孩子的數理課程,以鼓舞其信心與興緻。
三.因為數理思考的運作要靠腦神經系統,應在其腦神經發展的十三歲之內給予最大量且最優的訊息刺激。
四.因為思考發展是由具體到抽象,由不懂到懂,其歷程是緩慢長遠的。故數理的教學應從生活開始,尤其幼稚園與小學生以遊戲的心態實施,主要是讓孩子玩。不必急於求成,否則愛之適足以害之。
五.因為數理是以理解為準,理解是內在而具有連續性的,所以最好是採取自學的方式老師一概不教,只是備問。其次是半自學方式,老師只是略作引導與解難,多給學生反思的時間,不可以教太多。教太多,現在好像
懂了,其實不是真懂。
六.因為理解深具個別性,所以數理應注重其個別的差異,採取個別進度。若學生已經會了,即應鼓勵其自己前進,不要等待,直到他不會的地方暫時停下來,待機再進。若學生還不會,應降低其學習內容,不可硬撐硬趕。因為不管多麼用力撐趕,終歸是無效的,只有斷送其對思考學習
的信心而已。
七.凡有高度成就的數理學家與科學家,必定帶有天才成份。而其天分往往在兒童少年期即已展現,但如不善於培養,將隨其年紀之增長而日漸磨損消逝,終於等同常人。故我國如欲成為科學國家,應注重發現數理天才,
給予特別培養,而不是一味加重一般學生的數理功課。
參考:(1)華山書院、讀經通訊
(2)實踐國小校長 張素貞:從發展小班教學精神談普通班級的個別化教學
所有已經表現出來的智力,在一個人的潛能中,所占的比例僅僅是萬分之一而已。(人類沒有學會開發石油時,並不能說明石油不存在)除了極少極少的神童和天才,百分之九十九的孩子在天賦上,只有特點不同,而沒有好壞,高低差別。仔細觀察,是一切偉大成就的必要條件,因此,有系統地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成為教育的首要任務。
2019/02/17 全人經典教育分享群組 讀經、自學、修行,我在二十五歲的初步體悟 共學筆記
2019/02/17全人經典教育分享群組 共學筆記
主題:讀經、自學、修行,我在二十五歲的初步體悟。
主講人:賴信榮老師 主持人:黃臻霖老師 記錄:陳昱樺
**特別感謝樺樺老師辛苦整理文字稿**
賴信榮老師簡介:
桃園鹿鳴書院楊秋寶老師的兒子賴信榮老師,目前在文禮書院學習,從小讀經的他從中學開始自主英文讀經、大量閱讀英文經典並練習寫作,中英日文功力深厚,透過讀經方式練就好功夫,在年紀輕輕的二十歲之際便出版了處女作《三到五年成就的英語學習法》、成為了讀經界的暢銷書,在部落格上也勤於筆耕,發表許多關於自學的心得歷程。
影片 https://m.youtube.com/watch?v=yDfSzw3lOFY
部落格:http://dailyenglishdigest.org/ 信鴿樂自學
賴信榮老師自述
在賴信榮老師八歲的時候父母在華山學院聽到王財貴教授的兒童讀經理論,於是小學二年級要升三年級之際父母做了第一個重大的決定——讓孩子從小在家自學,於是便開啟了賴信榮老師與弟弟一起在家讀經自學的路。賴老師便一路從小學到國中三年都是自學,到了國中畢業前因為申請在家自學所需的手續太過繁瑣,父母便又做了第二個重大的決定—以出國留學為名義除去學籍,免去學校老師固定訪視、審核的要求,從此賴老師兄弟更能自己掌握學習的安排,也因此沒有國中畢業證書。雖說在家自學,但賴老師並非只關在家中封閉自我讀經,一路上遇到很多不同領域的老師指點。十三歲開始跟杜忠誥老師學習書法,一直學到現在,已經16年;後來遇到魏邦老師開啟了對英文的興趣,便對英文學習有了方向,知道如何用功,也開展出英文的能力;還有跟著高瑋謙教授解經、讀論語解大學;和東吳大學物理系主任任慶運教授以英文原文學數學;此外音樂方面還有拉二胡、彈鋼琴;和台中教育大學施枝芳教授學吟誦;大約四、五年前遇到打坐的指導老師洪文亮老師是南懷瑾先生的弟子等等,受到很多老師的指引,大約在一年半前進到文禮書院學習,正式成為王財貴教授的學生。
除了各位老師的指導之外,賴信榮老師也特別感謝以及佩服父母親當年的勇氣及堅持,在華山書院聽了王財貴教授的講座後,義無反顧地排除萬難,勇敢地為自己與弟弟做了很不一樣的決定。當時讀經自學風氣還未興起,不論親朋好友的反對與議論,因為是經過深思熟慮過後的決定,父母親從兄弟倆小學、中學、高中到大學都一路堅持。此外父母親身教也為賴老師與弟弟設立良好的榜樣,在開始決定自學後,一改以往的習慣家裡不再看電視了,且不僅要求孩子不看、父母由自己先做起,包括後來賴老師全家自覺受益良多的打坐習慣,也是由父母親先開始並帶著賴老師與弟弟一起,以身作則讓孩子心服口服,自然跟進。除此之外,當年接觸讀經理論的機緣其實是源自於爸爸自己想要讀經,報名後到了華山書院聽了一天後才明白是推廣兒童讀經,所以也是從父母親自己想要學習開始的出發心,來帶動全家的改變。最後賴信榮老師認為能從這麼多老師那裡學習並成長不是偶然,父母親強調尊師重道,因為老師自己才有今天,父母給予生命、老師給予慧命,因此要感恩、尊敬老師,也是父母親強調這樣的學習基本態度,自己才有機會上進、受教。
再來賴信榮老師要來談談幾位對自己影響特別深刻的老師,首先第一位是指導賴老師寫書法十多年的杜忠誥老師。杜老師真性情且正直,對待他非常嚴格,要得到老師的稱讚是非常不容易的,且若有做得不對、不夠、不足之處會直接點出來。賴信榮老師曾有一回被老師嚴厲地指正過,承受不住老師的棒喝,回家與爸媽訴苦,但父母親卻說杜老師是因為覺得你是可造之材才這般提醒你,若是路人甲乙老師便不會費心,你再回去吧,回去繼續學習。這次的經驗不僅讓杜老師驚訝,本以為賴老師可能不會再回去了,也為賴老師自己樹立一輩子學習的基礎態度。杜老師的指點與批評能夠照見自己的不足之處,要認清自己的水平,要面對真實的自己,弱則補強、不足的地方要繼續學習。為了能繼續成長及進步,不斷給自己找渣、也不怕別人給自己找渣。骨子裡自己幾斤幾兩都要清清楚楚、不做表面功夫。
第二位則可說是賴老師英文學習的啟蒙:魏邦老師。透過見多識廣、經驗豐富的魏老師介紹,賴老師開始接觸很多令人開眼界、增廣見聞的英文著作,並大量閱讀原文書。老師說學語文就是浸泡而已、反覆地用,多聽多讀多說多學,不懂的地方反覆練習,讀久了、聽久了便自然會懂。因為魏老師這個關鍵的浸泡式學習觀念,賴老師開始花費大量的時間學習英文,一天平均有五、六個小時,最瘋狂的時候曾有一天九個小時的時間都在學英文。在這樣自學幾年後去參加仿間有名的英文檢定考試(例如:托福、雅思、多益等),也得到了不錯的成績。之後自學日文也是同樣依照英文學習的方式、浸泡式的學習。此外講究實際並且對人類社會脈動頗有心得的魏老師,考量到從小自學的賴老師並沒有學歷,時常幫賴老師出謀劃策、規劃要如何才能在現實的社會中立有一席之地,並為賴老師指出一條未來的道路—從事口譯員。在成為口譯員的學習、規劃進行以及實際口譯經驗的累積上都受到魏邦老師很多的幫助。
第三位恩師便是文禮書院的王財貴教授。賴老師在一年半前(二十三歲左右)開始到文禮書院學習,文禮書院的學生大約只有十多位來自台灣,以大陸的同學居多,而且是來自中國全國各省,因為這樣的環境賴老師一改從前在家自己學習、自己寫作的方式,多了很多跟同學切磋交流的機會,在與同學交流想法、心得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見解不足、片面之處,進而培養多方角度的思考方式,提供了賴老師更寬闊的眼界。王財貴教授平常講課也十分強調清明的思考,能夠跳脫自己主觀的思維,以多方角度看待事情。賴老師在文禮書院學習的另一收穫便是解經,目前已經解到易經的賴老師深深地感受到從小背誦的經典內含豐富的智慧,每句話都是指引人生的一盞明燈。一方面也是現階段自己的理解能力已成熟,自己小學、國中、乃至高中時理解能力可能還沒有這麼強、但是背書的能力比較好,所以當時下了比較多功夫在背誦上面,現階段則是理解的功夫要下的多些,所以讀經是有階段的、有層次的,應該先讀經、再解經。而從小百遍熟頌的經典在現在解經時不僅倍感親切,且在解過、明瞭了意思後在日常生活中也會不時浮上心頭,因為熟悉且理解,聲音與意思兩相融合,更加融會貫通。賴老師深感讀經的孩子很幸福,前期讀經是涵養、是裝入,後期解經則是開發運用並內化,讓每句話都可以成為自己生命的老師。因此讀經與解經缺一不可,有些孩子小時候讀經,長大了些回到體制讀書,或是因為其他的事情分了心,沒有做後面解經的功夫,不能領會這些經典的寶貴智慧便有些可惜了。
總而言之,父母親以及老師們是賴老師一路走來至今天的關鍵、一輩子的良師益友,更是一盞讓自己看到不足的明燈。現今才二十五歲的賴老師讀經的經歷已有十六年,是由渾沌、愚昧慢慢到光明的一段路程,今天所明瞭的事情在小時候是不明白的,好在有父母的堅定、與老師們的指點,回想起來真慶幸有父母親及老師們幫自己做了正確的決定,除此之外還有自己對學習的堅持。自學最關鍵的是要自己發自內心、有動力學習,杜老師曾說:『年輕人就要吃苦,吃苦才能成就』,而玩樂絕非吃苦,因此賴老師開始懂得收斂玩樂的心,做該做的事、按部就班完成自己的目標。回想過去,讀經、自學以及修行這三件事讓賴老師在二十五歲的年紀便有了體悟,若沒有經典的浸潤、主動為自己而學的上進心以及不斷看到自己不足之處、並且改進便不會有今天的自己。
Q&A
1Q: 賴老師剛才有提到口譯工作,請問以後是否還有其他的規劃?也可讓孩子自學但難免擔心學歷的家長們作為未來規劃的一個參考。
1A: 在還未到文禮書院學習前,便有幾次在台灣擔任同步及逐步口譯員的工作,到了文禮書院後也有兩三次在梵文課程上幫外籍老師逐步口譯的機會,雖然經驗還不算豐富,但幾次的經驗讓自己對口譯工作更加了解也有些掌握了,因為非常有興趣,希望以後可以往這個領域發展。
2Q: 請問賴老師是否有推薦的解經參考書目?
2A: 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的主要參考書目有: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錢穆先生的《論語新解》;老子的部分則是王弼的《老子道德經注》;莊子則是郭象的《莊子注》。以上是文禮書院使用的解經書目,供大家參考。
3Q: 請問賴老師是否可分享解易經的方法?
3A: 一樣是參考註解,推薦參考書目為程頤的《易程傳》、又稱《周易程氏傳》以及朱熹的《周易本義》。
4Q: .請問讀經到什麼程度可開始解經?
4A: 以自己的例子來分享,小時候讀經很純粹沒有太多的雜務,到了自主英文讀經、讀原文書也是很純粹地大量閱讀,一直到文理書院才開始正式的、在書本上的解經。在到文禮書院前,杜忠誥老師曾說:『你是一個會走路的書櫥;就像是一個冰箱,買了很多魚、很多菜卻不會煮;就像是一個不會用鈔票的大富翁』。所以當時時常被杜老師在做人處事上指點、棒喝,對賴老師來說這也是一種解經、是在生活上廣義的解經,能讓生命更加完滿、和善。杜老師的一言一行、充滿智慧的表現,便是活生生的、在眼前的經典,甚至在更早時候就曾聽高瑋謙老師講解大學、論語,或許賴老師廣義的解經從那時候便已經開始了。至於什麼時候開始正式的、書本上的解經沒有一個標準,賴老師認為父母親對孩子、老師對學生、自己對自己的生命是有感覺的,能知道時候到了、該做什麼樣的事,能跟著最直接的感覺做出最恰當的決定。
5Q: 小時候讀書過程單純的賴老師對於現在中國推廣純讀經的風氣有什麼看法?
5A: 讀經自學是一條很長的路,就有如教育、有如人才的培養一樣不是速成的,需要時間慢慢醞釀,還需要親師生一同努力,且非專注在某一方向就能達成的,必備的條件及因緣俱足才能促合成一個造就人才的環境。以往自己學習的分配是有主從、有順序、有本末先後的,例如小時候讀經是主,拉二胡、寫書法便是輔,主要的事情佔了一天中大部分的時間,輔助的事情則像點心、是點綴,再來除了學習之外也要生活,不能純粹到把自己封閉住了,所以在學習以及作息上的安排需要主副拿捏、彈性調整。
6Q: 賴老師與弟弟的興趣及專長南轅北轍,卻也能各自找到發展的方向。資質不同的孩子在經典教育發展下,要怎麼去落實因材施教、為孩子做不一樣的安排?
6A: 雖然弟弟對讀經背誦較不願意、也較頑皮,小時候母親可能要花更多心力陪伴弟弟,但也多虧了爸媽的一路堅持也走過了。弟弟在國中的時候喜歡上打籃球,父母很開明、給予很大的自由,只要求要把讀經的功課完成,就可以盡情地打球。熱愛籃球的他最多一天可以打上四個小時,賴老師常常看到弟弟練到滿身大汗,感嘆自己做不來,若是要自己寫作、學英文四小時一下就過了,但要賴老師籃球打四個小時真是做不到,所以人各興趣不同、發展也不同,但一樣的都是給予支持的父母。大約在四五年前弟弟對電影拍攝發展出興趣、並向對籃球的熱愛一樣投注相等的熱情在看電影、學習當導演的技能。雖然從職業、才能上來說不同,但是兩個人走過的路是一樣的,同樣的父母給予同樣的根基、同樣的空間讓兄弟倆自由發展。雖然在不同的領域內,但一樣有經典的背景,讀經讓我們發現人生的意義,技能是否比人強微不足道,心靈是廣大的、能夠更寬闊,追求價值、追求意義,能夠為家庭以及社會帶來貢獻更為重要。
7Q: 可否請賴老師給資質比較弱或是還沒有遇到伯樂、在學習的路上千辛萬苦克服困難的父母親及孩子們一點鼓勵?
7A: 好好把握現在、把握機緣,當下做該做的事情,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珍貴、難得的一生,機會都掌握在自己身上。賴老師覺得自己跟大家一樣都是從零開始,回想也會覺得若是從娘胎就開始讀經,現在的自己一定更不一樣。但不完美是人生的常態,我們只要盡人事、不羨慕別人不跟別人比,不需他人的鼓勵、讚美或認同,只要做好自己的事,為自己的目標、努力負責即可。
8Q: 賴老師文筆非常好,可否與我們分享中文的寫作能力該怎麼訓練?
8A: 到了文禮書院後賴老師自覺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各地讀經的學生聚集在一起,還有很多文筆更好的人,但大家的共通點都是從小熟悉古文、朗朗上口,可掌握古文的韻律,下筆行文時自然會有文氣,這便是浸泡。因為讀多了,在寫作的時候會有一點樣子,當然還會有不足的地方,便要多讀、多寫,書看多了便會有些想法、多寫了能慢慢修正進步。英文寫作也是同理,要大量地閱讀原文,有了墨水自然會有想用英文寫寫東西的動力。總而言之學寫文章的方法便是要多閱讀經典作品、跟大師的文字相處久了,積累夠多的時後自然水到渠成。
9Q: 請問賴老師大概是什麼時候開始寫作?
9A: 最早對寫作的印象其實是痛苦的,為了應付在家自學的訪視,需要拿出功課給學校派來的老師檢視,所以母親便逼賴老師作文,但是當時的賴老師腦袋一片空白什麼都寫不出來。幾年後因為有點墨水了,開始有了寫作的慾望與動力,並且還時常自己將文章投稿到報紙上,雖然當時文章還不成熟、也沒有被錄用,但還是一直持續寫作,後來慢慢有了網站並在上面繼續寫作的耕耘,總之對賴老師來說經典讀多了而開始寫作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10Q: 請問賴老師穩定讀經近二十年,一路走來在如此漫長的時間裡,是否有遇到什麼重大的瓶頸,您又是如何克服的?
10A: 碰到逆境是很正常的事情,一路走來不太受瓶頸所苦應要歸功於家裡打坐的習慣,打坐能幫助自己專注於當下,很多時候所謂的逆境及瓶頸其實已發生、是過去式,如果還一直糾結其中是沒有智慧的,現在此刻才是真實的,未來也不必多煩惱,因為未來也是此刻當下一步一步積累的,若抱持著這樣的心境,在遇到問題時就可以平靜地解決並繼續往下走,不受逆境所困。
11Q: 從小在家自學、在唯一的同學只有弟弟的環境中長大,是否會有同儕的需求?
11A: 對賴老師來說同儕是有也好、沒有也好,可能跟個性也有關係,因為覺得朋友多了外務與雜事會比較多,容易打亂自己的步調,反而偏好沒有人打擾,才更能專注在想做的事情上。
12Q: 想請問賴老師有感到讀經很痛苦的時候嗎?
12A: 雖然現在覺得很幸福,但小時侯曾經有覺得痛苦,以前每到週末表兄弟都會聚在外婆家,自己卻要把經典讀完、中午才能回外婆家,表兄弟都已經在玩耍了,而且表兄弟可以在外婆家過夜,自己卻得回家不能外宿,甚至回家了還要繼續讀經,心中難免會怨父母。但是現在想起來反而覺得幸福,感謝父母的堅持。因此我們需要先釐清所謂的痛苦是因為孩子的習性還是給孩子的負擔太沈重了?如若是因為習性則不用太多理會,因為那是孩子在和自己的習氣消磨,消磨久了習氣脫落了孩子的功力便會有長進;但若是父母太急切地把期望強壓在孩子身上,那可能就需要適時做一些減法,多給孩子一點空間。
13Q: 王教授所提倡的及早讀經、老實讀經、大量讀經,最後快樂讀經在讀經界反而很少被提起,請問賴老師對於快樂讀經有什麼想法可以跟我們分享?
13A: 普遍原則上來說孩子還是習氣比較多,能用智慧感受生活是有少的,因為孩子想要吃、想要玩樂的習氣重,要求孩子快樂讀經簡直是天方夜譚,所以師長必得多花心思去磨練孩子、要堅持有信心,用智慧判斷做決定,隨順習性可能可以讓孩子好過一些,但未必能讓孩子成長,若是父母親與老師們一直隨順自己,我的成長必不如今日,若習性、挫折出現時能堅持完成便有挫折忍受力了。
14Q: 破除習性的看法為較東方的觀念,而西方則強調賞識教育,多給予正面的鼓勵,請問賴老師自己家裡怎麼在這兩者中取得平衡,除了嚴格的管教之外正面鼓勵的部分又是如何呈現的呢?
14A: 兩者皆有其道理,就像趕驢子也需要兩隻手,一隻在前面掛蘿蔔、一隻拿鞭子在後鞭策,才能讓驢子一直走下去,因此這兩方面缺一不可,父母親及老師們雖然要求嚴格,讓賴老師看到自己的不足,但鼓勵也能激發自己進步的動力。兩個取向都沒有錯,但難的是什麼時候該用什麼方法,方法也沒有一定,都擺在眼前任君挑選,應該感受孩子真正的需求。若孩子已經被大量稱讚,事實上不需要再更多的鼓勵,因為此時就算放再多的蘿蔔也無法讓驢子前進了,反而應該要鞭策才是。
15Q: 請問賴老師覺得什麼時候開始做寫字的練習比較適合呢?
15A: 因為賴老師自己沒有帶孩子的經驗,所以只能就自己的經驗給建議。建議不要太晚可能在五六歲左右開始,也不要為了讀經就不寫字,應該要及早開始訓練一些能力。讀經的孩子不能只會讀經也要懂得做事,很多技能都要學會,寫字便是最基本的能力,包括做家事、待人接物等都應該從生活中去學習,不要做一個書呆子。
臻霖老師補充:小學以前不管筆畫、筆順,讓孩子像畫畫一樣練習,主要希望孩子能親近文字、去感受文字的形狀。另外還要考慮孩子手部肌肉的發展,每個孩子的發展不一樣,要考慮發展差異因材施教。
16Q: 如果孩子讀經的興趣消滅時,以勞其筋骨(勞動、整理家務)來治孩子的習性適合嗎?
16A: 勞作也是一種修行,讀不下去的時候去勞作一下,讓孩子換換腦袋,有靜靜思考、內化的時間和機會,和讀經一樣也是對孩子有益的。
17Q: 請問賴老師從小學到高中各階段讀經的安排是重複同樣的書目還是一段時間一本經典?以及一天當中作息安排是否像體制學校一樣一小時休息一次?
17A: 賴老師以前是一本經典大約讀一百遍,背完了再讀下一本,但回頭看除了沒能從娘胎就開始讀經外還有一個缺憾,便是以前參加讀經會考只以包段為目標,無形中把自己的能力限制住了,若是當時就能以包本為方向會更好,因為包本的確是一種鍛鍊、一種考驗,人的能力會超越自己的想像,目標設得高遠真的可以達到、不要劃地自限。在書目的安排上一本或者同時兩本一起進行都可以,但要有主有從,一本為主要、另一本為輔,至於要大家齊讀或是自己分段讀,細節上的操作方法可請教讀經班、讀經學堂的老師。至於作息上的安排,平日大約4點起床、9點多便就寢,除了午睡以及勞動、練功運動的時間之外便是學習。
18Q: 曾有家人提出孩子讀經自學,沒有同儕的互動,會有人際交流的問題,請問賴老師的見解如何?
18A: 賴老師認為權衡輕重,讀經自學還是比同儕交流重要,而且讀經不等於就沒有同儕,例如賴老師以前在書法教室、上解經的課以及音樂課都還是有同學,更何況現在在讀經班學習也都有同學。人際關係交流的能力當然需要培養,但是要應該要先讀經把自己的基礎打好,先提升自己便可以交到好朋友,在自己水準未提升前結交泛泛之輩、便只能同流合污一生庸庸碌碌,還是希望大家勿因小失大,要有智慧判斷本末輕重。
主題:讀經、自學、修行,我在二十五歲的初步體悟。
主講人:賴信榮老師 主持人:黃臻霖老師 記錄:陳昱樺
**特別感謝樺樺老師辛苦整理文字稿**
賴信榮老師簡介:
桃園鹿鳴書院楊秋寶老師的兒子賴信榮老師,目前在文禮書院學習,從小讀經的他從中學開始自主英文讀經、大量閱讀英文經典並練習寫作,中英日文功力深厚,透過讀經方式練就好功夫,在年紀輕輕的二十歲之際便出版了處女作《三到五年成就的英語學習法》、成為了讀經界的暢銷書,在部落格上也勤於筆耕,發表許多關於自學的心得歷程。
影片 https://m.youtube.com/watch?v=yDfSzw3lOFY
部落格:http://dailyenglishdigest.org/ 信鴿樂自學
賴信榮老師自述
在賴信榮老師八歲的時候父母在華山學院聽到王財貴教授的兒童讀經理論,於是小學二年級要升三年級之際父母做了第一個重大的決定——讓孩子從小在家自學,於是便開啟了賴信榮老師與弟弟一起在家讀經自學的路。賴老師便一路從小學到國中三年都是自學,到了國中畢業前因為申請在家自學所需的手續太過繁瑣,父母便又做了第二個重大的決定—以出國留學為名義除去學籍,免去學校老師固定訪視、審核的要求,從此賴老師兄弟更能自己掌握學習的安排,也因此沒有國中畢業證書。雖說在家自學,但賴老師並非只關在家中封閉自我讀經,一路上遇到很多不同領域的老師指點。十三歲開始跟杜忠誥老師學習書法,一直學到現在,已經16年;後來遇到魏邦老師開啟了對英文的興趣,便對英文學習有了方向,知道如何用功,也開展出英文的能力;還有跟著高瑋謙教授解經、讀論語解大學;和東吳大學物理系主任任慶運教授以英文原文學數學;此外音樂方面還有拉二胡、彈鋼琴;和台中教育大學施枝芳教授學吟誦;大約四、五年前遇到打坐的指導老師洪文亮老師是南懷瑾先生的弟子等等,受到很多老師的指引,大約在一年半前進到文禮書院學習,正式成為王財貴教授的學生。
除了各位老師的指導之外,賴信榮老師也特別感謝以及佩服父母親當年的勇氣及堅持,在華山書院聽了王財貴教授的講座後,義無反顧地排除萬難,勇敢地為自己與弟弟做了很不一樣的決定。當時讀經自學風氣還未興起,不論親朋好友的反對與議論,因為是經過深思熟慮過後的決定,父母親從兄弟倆小學、中學、高中到大學都一路堅持。此外父母親身教也為賴老師與弟弟設立良好的榜樣,在開始決定自學後,一改以往的習慣家裡不再看電視了,且不僅要求孩子不看、父母由自己先做起,包括後來賴老師全家自覺受益良多的打坐習慣,也是由父母親先開始並帶著賴老師與弟弟一起,以身作則讓孩子心服口服,自然跟進。除此之外,當年接觸讀經理論的機緣其實是源自於爸爸自己想要讀經,報名後到了華山書院聽了一天後才明白是推廣兒童讀經,所以也是從父母親自己想要學習開始的出發心,來帶動全家的改變。最後賴信榮老師認為能從這麼多老師那裡學習並成長不是偶然,父母親強調尊師重道,因為老師自己才有今天,父母給予生命、老師給予慧命,因此要感恩、尊敬老師,也是父母親強調這樣的學習基本態度,自己才有機會上進、受教。
再來賴信榮老師要來談談幾位對自己影響特別深刻的老師,首先第一位是指導賴老師寫書法十多年的杜忠誥老師。杜老師真性情且正直,對待他非常嚴格,要得到老師的稱讚是非常不容易的,且若有做得不對、不夠、不足之處會直接點出來。賴信榮老師曾有一回被老師嚴厲地指正過,承受不住老師的棒喝,回家與爸媽訴苦,但父母親卻說杜老師是因為覺得你是可造之材才這般提醒你,若是路人甲乙老師便不會費心,你再回去吧,回去繼續學習。這次的經驗不僅讓杜老師驚訝,本以為賴老師可能不會再回去了,也為賴老師自己樹立一輩子學習的基礎態度。杜老師的指點與批評能夠照見自己的不足之處,要認清自己的水平,要面對真實的自己,弱則補強、不足的地方要繼續學習。為了能繼續成長及進步,不斷給自己找渣、也不怕別人給自己找渣。骨子裡自己幾斤幾兩都要清清楚楚、不做表面功夫。
第二位則可說是賴老師英文學習的啟蒙:魏邦老師。透過見多識廣、經驗豐富的魏老師介紹,賴老師開始接觸很多令人開眼界、增廣見聞的英文著作,並大量閱讀原文書。老師說學語文就是浸泡而已、反覆地用,多聽多讀多說多學,不懂的地方反覆練習,讀久了、聽久了便自然會懂。因為魏老師這個關鍵的浸泡式學習觀念,賴老師開始花費大量的時間學習英文,一天平均有五、六個小時,最瘋狂的時候曾有一天九個小時的時間都在學英文。在這樣自學幾年後去參加仿間有名的英文檢定考試(例如:托福、雅思、多益等),也得到了不錯的成績。之後自學日文也是同樣依照英文學習的方式、浸泡式的學習。此外講究實際並且對人類社會脈動頗有心得的魏老師,考量到從小自學的賴老師並沒有學歷,時常幫賴老師出謀劃策、規劃要如何才能在現實的社會中立有一席之地,並為賴老師指出一條未來的道路—從事口譯員。在成為口譯員的學習、規劃進行以及實際口譯經驗的累積上都受到魏邦老師很多的幫助。
第三位恩師便是文禮書院的王財貴教授。賴老師在一年半前(二十三歲左右)開始到文禮書院學習,文禮書院的學生大約只有十多位來自台灣,以大陸的同學居多,而且是來自中國全國各省,因為這樣的環境賴老師一改從前在家自己學習、自己寫作的方式,多了很多跟同學切磋交流的機會,在與同學交流想法、心得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見解不足、片面之處,進而培養多方角度的思考方式,提供了賴老師更寬闊的眼界。王財貴教授平常講課也十分強調清明的思考,能夠跳脫自己主觀的思維,以多方角度看待事情。賴老師在文禮書院學習的另一收穫便是解經,目前已經解到易經的賴老師深深地感受到從小背誦的經典內含豐富的智慧,每句話都是指引人生的一盞明燈。一方面也是現階段自己的理解能力已成熟,自己小學、國中、乃至高中時理解能力可能還沒有這麼強、但是背書的能力比較好,所以當時下了比較多功夫在背誦上面,現階段則是理解的功夫要下的多些,所以讀經是有階段的、有層次的,應該先讀經、再解經。而從小百遍熟頌的經典在現在解經時不僅倍感親切,且在解過、明瞭了意思後在日常生活中也會不時浮上心頭,因為熟悉且理解,聲音與意思兩相融合,更加融會貫通。賴老師深感讀經的孩子很幸福,前期讀經是涵養、是裝入,後期解經則是開發運用並內化,讓每句話都可以成為自己生命的老師。因此讀經與解經缺一不可,有些孩子小時候讀經,長大了些回到體制讀書,或是因為其他的事情分了心,沒有做後面解經的功夫,不能領會這些經典的寶貴智慧便有些可惜了。
總而言之,父母親以及老師們是賴老師一路走來至今天的關鍵、一輩子的良師益友,更是一盞讓自己看到不足的明燈。現今才二十五歲的賴老師讀經的經歷已有十六年,是由渾沌、愚昧慢慢到光明的一段路程,今天所明瞭的事情在小時候是不明白的,好在有父母的堅定、與老師們的指點,回想起來真慶幸有父母親及老師們幫自己做了正確的決定,除此之外還有自己對學習的堅持。自學最關鍵的是要自己發自內心、有動力學習,杜老師曾說:『年輕人就要吃苦,吃苦才能成就』,而玩樂絕非吃苦,因此賴老師開始懂得收斂玩樂的心,做該做的事、按部就班完成自己的目標。回想過去,讀經、自學以及修行這三件事讓賴老師在二十五歲的年紀便有了體悟,若沒有經典的浸潤、主動為自己而學的上進心以及不斷看到自己不足之處、並且改進便不會有今天的自己。
Q&A
1Q: 賴老師剛才有提到口譯工作,請問以後是否還有其他的規劃?也可讓孩子自學但難免擔心學歷的家長們作為未來規劃的一個參考。
1A: 在還未到文禮書院學習前,便有幾次在台灣擔任同步及逐步口譯員的工作,到了文禮書院後也有兩三次在梵文課程上幫外籍老師逐步口譯的機會,雖然經驗還不算豐富,但幾次的經驗讓自己對口譯工作更加了解也有些掌握了,因為非常有興趣,希望以後可以往這個領域發展。
2Q: 請問賴老師是否有推薦的解經參考書目?
2A: 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的主要參考書目有: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錢穆先生的《論語新解》;老子的部分則是王弼的《老子道德經注》;莊子則是郭象的《莊子注》。以上是文禮書院使用的解經書目,供大家參考。
3Q: 請問賴老師是否可分享解易經的方法?
3A: 一樣是參考註解,推薦參考書目為程頤的《易程傳》、又稱《周易程氏傳》以及朱熹的《周易本義》。
4Q: .請問讀經到什麼程度可開始解經?
4A: 以自己的例子來分享,小時候讀經很純粹沒有太多的雜務,到了自主英文讀經、讀原文書也是很純粹地大量閱讀,一直到文理書院才開始正式的、在書本上的解經。在到文禮書院前,杜忠誥老師曾說:『你是一個會走路的書櫥;就像是一個冰箱,買了很多魚、很多菜卻不會煮;就像是一個不會用鈔票的大富翁』。所以當時時常被杜老師在做人處事上指點、棒喝,對賴老師來說這也是一種解經、是在生活上廣義的解經,能讓生命更加完滿、和善。杜老師的一言一行、充滿智慧的表現,便是活生生的、在眼前的經典,甚至在更早時候就曾聽高瑋謙老師講解大學、論語,或許賴老師廣義的解經從那時候便已經開始了。至於什麼時候開始正式的、書本上的解經沒有一個標準,賴老師認為父母親對孩子、老師對學生、自己對自己的生命是有感覺的,能知道時候到了、該做什麼樣的事,能跟著最直接的感覺做出最恰當的決定。
5Q: 小時候讀書過程單純的賴老師對於現在中國推廣純讀經的風氣有什麼看法?
5A: 讀經自學是一條很長的路,就有如教育、有如人才的培養一樣不是速成的,需要時間慢慢醞釀,還需要親師生一同努力,且非專注在某一方向就能達成的,必備的條件及因緣俱足才能促合成一個造就人才的環境。以往自己學習的分配是有主從、有順序、有本末先後的,例如小時候讀經是主,拉二胡、寫書法便是輔,主要的事情佔了一天中大部分的時間,輔助的事情則像點心、是點綴,再來除了學習之外也要生活,不能純粹到把自己封閉住了,所以在學習以及作息上的安排需要主副拿捏、彈性調整。
6Q: 賴老師與弟弟的興趣及專長南轅北轍,卻也能各自找到發展的方向。資質不同的孩子在經典教育發展下,要怎麼去落實因材施教、為孩子做不一樣的安排?
6A: 雖然弟弟對讀經背誦較不願意、也較頑皮,小時候母親可能要花更多心力陪伴弟弟,但也多虧了爸媽的一路堅持也走過了。弟弟在國中的時候喜歡上打籃球,父母很開明、給予很大的自由,只要求要把讀經的功課完成,就可以盡情地打球。熱愛籃球的他最多一天可以打上四個小時,賴老師常常看到弟弟練到滿身大汗,感嘆自己做不來,若是要自己寫作、學英文四小時一下就過了,但要賴老師籃球打四個小時真是做不到,所以人各興趣不同、發展也不同,但一樣的都是給予支持的父母。大約在四五年前弟弟對電影拍攝發展出興趣、並向對籃球的熱愛一樣投注相等的熱情在看電影、學習當導演的技能。雖然從職業、才能上來說不同,但是兩個人走過的路是一樣的,同樣的父母給予同樣的根基、同樣的空間讓兄弟倆自由發展。雖然在不同的領域內,但一樣有經典的背景,讀經讓我們發現人生的意義,技能是否比人強微不足道,心靈是廣大的、能夠更寬闊,追求價值、追求意義,能夠為家庭以及社會帶來貢獻更為重要。
7Q: 可否請賴老師給資質比較弱或是還沒有遇到伯樂、在學習的路上千辛萬苦克服困難的父母親及孩子們一點鼓勵?
7A: 好好把握現在、把握機緣,當下做該做的事情,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珍貴、難得的一生,機會都掌握在自己身上。賴老師覺得自己跟大家一樣都是從零開始,回想也會覺得若是從娘胎就開始讀經,現在的自己一定更不一樣。但不完美是人生的常態,我們只要盡人事、不羨慕別人不跟別人比,不需他人的鼓勵、讚美或認同,只要做好自己的事,為自己的目標、努力負責即可。
8Q: 賴老師文筆非常好,可否與我們分享中文的寫作能力該怎麼訓練?
8A: 到了文禮書院後賴老師自覺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各地讀經的學生聚集在一起,還有很多文筆更好的人,但大家的共通點都是從小熟悉古文、朗朗上口,可掌握古文的韻律,下筆行文時自然會有文氣,這便是浸泡。因為讀多了,在寫作的時候會有一點樣子,當然還會有不足的地方,便要多讀、多寫,書看多了便會有些想法、多寫了能慢慢修正進步。英文寫作也是同理,要大量地閱讀原文,有了墨水自然會有想用英文寫寫東西的動力。總而言之學寫文章的方法便是要多閱讀經典作品、跟大師的文字相處久了,積累夠多的時後自然水到渠成。
9Q: 請問賴老師大概是什麼時候開始寫作?
9A: 最早對寫作的印象其實是痛苦的,為了應付在家自學的訪視,需要拿出功課給學校派來的老師檢視,所以母親便逼賴老師作文,但是當時的賴老師腦袋一片空白什麼都寫不出來。幾年後因為有點墨水了,開始有了寫作的慾望與動力,並且還時常自己將文章投稿到報紙上,雖然當時文章還不成熟、也沒有被錄用,但還是一直持續寫作,後來慢慢有了網站並在上面繼續寫作的耕耘,總之對賴老師來說經典讀多了而開始寫作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10Q: 請問賴老師穩定讀經近二十年,一路走來在如此漫長的時間裡,是否有遇到什麼重大的瓶頸,您又是如何克服的?
10A: 碰到逆境是很正常的事情,一路走來不太受瓶頸所苦應要歸功於家裡打坐的習慣,打坐能幫助自己專注於當下,很多時候所謂的逆境及瓶頸其實已發生、是過去式,如果還一直糾結其中是沒有智慧的,現在此刻才是真實的,未來也不必多煩惱,因為未來也是此刻當下一步一步積累的,若抱持著這樣的心境,在遇到問題時就可以平靜地解決並繼續往下走,不受逆境所困。
11Q: 從小在家自學、在唯一的同學只有弟弟的環境中長大,是否會有同儕的需求?
11A: 對賴老師來說同儕是有也好、沒有也好,可能跟個性也有關係,因為覺得朋友多了外務與雜事會比較多,容易打亂自己的步調,反而偏好沒有人打擾,才更能專注在想做的事情上。
12Q: 想請問賴老師有感到讀經很痛苦的時候嗎?
12A: 雖然現在覺得很幸福,但小時侯曾經有覺得痛苦,以前每到週末表兄弟都會聚在外婆家,自己卻要把經典讀完、中午才能回外婆家,表兄弟都已經在玩耍了,而且表兄弟可以在外婆家過夜,自己卻得回家不能外宿,甚至回家了還要繼續讀經,心中難免會怨父母。但是現在想起來反而覺得幸福,感謝父母的堅持。因此我們需要先釐清所謂的痛苦是因為孩子的習性還是給孩子的負擔太沈重了?如若是因為習性則不用太多理會,因為那是孩子在和自己的習氣消磨,消磨久了習氣脫落了孩子的功力便會有長進;但若是父母太急切地把期望強壓在孩子身上,那可能就需要適時做一些減法,多給孩子一點空間。
13Q: 王教授所提倡的及早讀經、老實讀經、大量讀經,最後快樂讀經在讀經界反而很少被提起,請問賴老師對於快樂讀經有什麼想法可以跟我們分享?
13A: 普遍原則上來說孩子還是習氣比較多,能用智慧感受生活是有少的,因為孩子想要吃、想要玩樂的習氣重,要求孩子快樂讀經簡直是天方夜譚,所以師長必得多花心思去磨練孩子、要堅持有信心,用智慧判斷做決定,隨順習性可能可以讓孩子好過一些,但未必能讓孩子成長,若是父母親與老師們一直隨順自己,我的成長必不如今日,若習性、挫折出現時能堅持完成便有挫折忍受力了。
14Q: 破除習性的看法為較東方的觀念,而西方則強調賞識教育,多給予正面的鼓勵,請問賴老師自己家裡怎麼在這兩者中取得平衡,除了嚴格的管教之外正面鼓勵的部分又是如何呈現的呢?
14A: 兩者皆有其道理,就像趕驢子也需要兩隻手,一隻在前面掛蘿蔔、一隻拿鞭子在後鞭策,才能讓驢子一直走下去,因此這兩方面缺一不可,父母親及老師們雖然要求嚴格,讓賴老師看到自己的不足,但鼓勵也能激發自己進步的動力。兩個取向都沒有錯,但難的是什麼時候該用什麼方法,方法也沒有一定,都擺在眼前任君挑選,應該感受孩子真正的需求。若孩子已經被大量稱讚,事實上不需要再更多的鼓勵,因為此時就算放再多的蘿蔔也無法讓驢子前進了,反而應該要鞭策才是。
15Q: 請問賴老師覺得什麼時候開始做寫字的練習比較適合呢?
15A: 因為賴老師自己沒有帶孩子的經驗,所以只能就自己的經驗給建議。建議不要太晚可能在五六歲左右開始,也不要為了讀經就不寫字,應該要及早開始訓練一些能力。讀經的孩子不能只會讀經也要懂得做事,很多技能都要學會,寫字便是最基本的能力,包括做家事、待人接物等都應該從生活中去學習,不要做一個書呆子。
臻霖老師補充:小學以前不管筆畫、筆順,讓孩子像畫畫一樣練習,主要希望孩子能親近文字、去感受文字的形狀。另外還要考慮孩子手部肌肉的發展,每個孩子的發展不一樣,要考慮發展差異因材施教。
16Q: 如果孩子讀經的興趣消滅時,以勞其筋骨(勞動、整理家務)來治孩子的習性適合嗎?
16A: 勞作也是一種修行,讀不下去的時候去勞作一下,讓孩子換換腦袋,有靜靜思考、內化的時間和機會,和讀經一樣也是對孩子有益的。
17Q: 請問賴老師從小學到高中各階段讀經的安排是重複同樣的書目還是一段時間一本經典?以及一天當中作息安排是否像體制學校一樣一小時休息一次?
17A: 賴老師以前是一本經典大約讀一百遍,背完了再讀下一本,但回頭看除了沒能從娘胎就開始讀經外還有一個缺憾,便是以前參加讀經會考只以包段為目標,無形中把自己的能力限制住了,若是當時就能以包本為方向會更好,因為包本的確是一種鍛鍊、一種考驗,人的能力會超越自己的想像,目標設得高遠真的可以達到、不要劃地自限。在書目的安排上一本或者同時兩本一起進行都可以,但要有主有從,一本為主要、另一本為輔,至於要大家齊讀或是自己分段讀,細節上的操作方法可請教讀經班、讀經學堂的老師。至於作息上的安排,平日大約4點起床、9點多便就寢,除了午睡以及勞動、練功運動的時間之外便是學習。
18Q: 曾有家人提出孩子讀經自學,沒有同儕的互動,會有人際交流的問題,請問賴老師的見解如何?
18A: 賴老師認為權衡輕重,讀經自學還是比同儕交流重要,而且讀經不等於就沒有同儕,例如賴老師以前在書法教室、上解經的課以及音樂課都還是有同學,更何況現在在讀經班學習也都有同學。人際關係交流的能力當然需要培養,但是要應該要先讀經把自己的基礎打好,先提升自己便可以交到好朋友,在自己水準未提升前結交泛泛之輩、便只能同流合污一生庸庸碌碌,還是希望大家勿因小失大,要有智慧判斷本末輕重。
2019/01/27 全人經典教育分享群組 個別化數學教育 共學筆記
全人經典教育分享群組 共學筆記
共學日期: 2019/01/27
主題:個別化數學教育
主講人:蔡政民老師 主持:小魚老師 記錄:陳昱樺
備註: 本次共學課程以Q&A為主,鼓勵聽眾先看過蔡老師講座影片提早備課
主題:個別化數學教育
主講人:蔡政民老師 主持:小魚老師 記錄:陳昱樺
備註: 本次共學課程以Q&A為主,鼓勵聽眾先看過蔡老師講座影片提早備課
² 演講音檔連結 (感謝許凱昇老師協助提供)
蔡政民老師貼心提醒:
1.
人是學習的動物,「心不可不虛,虛則義理來居;心不可不實,實則物慾不入」。要有虛心受教的觀念,但若是對的也要擇善固執。
2.
所分享為個人觀念及經驗,僅供參考。
3.
每人、每個家庭,背景不同,下的功夫也不一樣,所以請勿比較。
Q&A
1.
Q: 請問數理科自學前,是否會要求背一些需要死背的,如公式、九九乘法表……等等呢?
A:不需要,因為數學是有連貫性的,必須將前面學過的記住(背起來)才能繼續向下,因此學到那裡記到哪裡。乘法為加法的簡便運算,所以要背九九乘法表,才能加快運算及解題的速度。學到的公式需要了解並熟記定義,遇到題目才能運用。而公式的背誦有利於解題的速度,但是不背不影響理解能力,只是會影響後面學習的速度。
A:不需要,因為數學是有連貫性的,必須將前面學過的記住(背起來)才能繼續向下,因此學到那裡記到哪裡。乘法為加法的簡便運算,所以要背九九乘法表,才能加快運算及解題的速度。學到的公式需要了解並熟記定義,遇到題目才能運用。而公式的背誦有利於解題的速度,但是不背不影響理解能力,只是會影響後面學習的速度。
2.
Q:有朋友們建議一定要學心算,算數學時会很輕鬆,從小學心算的孩子,到大學,他們的是數學能力都很優。想請問需要學心算來幫助數學能力嗎?
A: 心算應該視為一種工具,對於運算速度有幫助。有學心算是運算能力很高,但不等於理解能力高。蔡老師曾教過一位多年學心算的學生,級數很高、四則運算速度甚至比老師快很多,但是理解能力並沒有特別突出的表現。
A: 心算應該視為一種工具,對於運算速度有幫助。有學心算是運算能力很高,但不等於理解能力高。蔡老師曾教過一位多年學心算的學生,級數很高、四則運算速度甚至比老師快很多,但是理解能力並沒有特別突出的表現。
3.
Q: 數理讀經,老師提到11歲以上可以開始學數學,請問如何切入好呢?實施方式如何實施?
A: 並非11歲才開始,而是在11~13歲前數學表現不理想並不用緊張。在腦神經還沒發展完整、理解力還未成熟前,若孩子因為內容程度太高而無法理解,會傷害孩子的信心,反而揠苗助長。推薦家長可以跟著孩子一起,從小學的課本開始慢慢讀到高中、甚至大學的教材,會發現自己以前不會的都懂了,因為身為成人理解能力已經成熟,與孩童時期已不同。 至於實施的方法則在家可請孩子看課本(可使用市面上現行流通版,推薦教材:國小—康軒版、國中—南一版、高中—龍騰版。),看完一個小單元後合起課本背誦這個單元的主題,再來可試做題目。題目最好是由淺入深、以培養孩子的興趣。推薦善加利用『均一教育平台』(https://www.junyiacademy.org/)。
A: 並非11歲才開始,而是在11~13歲前數學表現不理想並不用緊張。在腦神經還沒發展完整、理解力還未成熟前,若孩子因為內容程度太高而無法理解,會傷害孩子的信心,反而揠苗助長。推薦家長可以跟著孩子一起,從小學的課本開始慢慢讀到高中、甚至大學的教材,會發現自己以前不會的都懂了,因為身為成人理解能力已經成熟,與孩童時期已不同。 至於實施的方法則在家可請孩子看課本(可使用市面上現行流通版,推薦教材:國小—康軒版、國中—南一版、高中—龍騰版。),看完一個小單元後合起課本背誦這個單元的主題,再來可試做題目。題目最好是由淺入深、以培養孩子的興趣。推薦善加利用『均一教育平台』(https://www.junyiacademy.org/)。
4.
Q: 請問九九乘法表跟1919(印度的乘法表)哪一種好?
A: 1919與九九乘法一樣是增加運算能力、運算速度的工具,但是對理解能力幫助不大。蔡老師自己在國中二年級以前可說是數學白痴,但國三開始讀懂了之後,就一直對數學很有興趣。
A: 1919與九九乘法一樣是增加運算能力、運算速度的工具,但是對理解能力幫助不大。蔡老師自己在國中二年級以前可說是數學白痴,但國三開始讀懂了之後,就一直對數學很有興趣。
5.
Q: 請問數學本身就是要動手練習,而不是用眼睛看,但填鴨式的一直練習寫是否就是真的理解?
A: 首先在學習中『看』與『動手』應體用兼備(看=體、動手=用)、缺一不可,看是為了學習,而為了熟練需要背必要的公式、並動手練習。再者、反覆練習不等於填鴨式學習,為了熟練而重複演算是有必要的,屬於正常學習的一環。反覆練習、進而熟練對於解題的速度及精準度是有益處的,但若是不以現行考試成績來評斷學習的成果、只求理解題目,則不需要大量反覆練習。
A: 首先在學習中『看』與『動手』應體用兼備(看=體、動手=用)、缺一不可,看是為了學習,而為了熟練需要背必要的公式、並動手練習。再者、反覆練習不等於填鴨式學習,為了熟練而重複演算是有必要的,屬於正常學習的一環。反覆練習、進而熟練對於解題的速度及精準度是有益處的,但若是不以現行考試成績來評斷學習的成果、只求理解題目,則不需要大量反覆練習。
6.
Q: 蔡老師您有提到您是採用個別化教學,那想請問您的個別化教學是怎麼操作的呢?
A: 建議可參考演講內容。以下補充幾點:
首先要採用個別化教學,除了經驗的累積之外,老師背後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及心力準備教材。而實行方式則是每個學生都有一本課本,首先熟悉課本章節、題目演練、並提供詳細解答讓學生自行參看(學生做到不會的題目,能夠因為看懂詳解而不必再問老師),但是老師需要花非常多的心血安排題目而且每一份題目要寫詳解。蔡老師的講義會將題目分成三個層次:基本觀念、市面參考書、以及再更深入的內容,讓學生在課本讀完後自己練習、做完了再拿下一張講義繼續做。但這樣的做法因數學理解能力的不同,孩子學習的進度會不一樣,因此蔡老師上課時將學生四人一組(程度相近的為一組),同儕間自然會互相激勵。每一個小孩都應該被重視,而不是被放棄。孩子現在學不好,以後一定可以學得好,要有這樣的信心與正面態度,就算一輩子都學不好也沒關係,只要認真朝對的方向去做、不強求成果,但問耕耘不問收穫。
A: 建議可參考演講內容。以下補充幾點:
首先要採用個別化教學,除了經驗的累積之外,老師背後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及心力準備教材。而實行方式則是每個學生都有一本課本,首先熟悉課本章節、題目演練、並提供詳細解答讓學生自行參看(學生做到不會的題目,能夠因為看懂詳解而不必再問老師),但是老師需要花非常多的心血安排題目而且每一份題目要寫詳解。蔡老師的講義會將題目分成三個層次:基本觀念、市面參考書、以及再更深入的內容,讓學生在課本讀完後自己練習、做完了再拿下一張講義繼續做。但這樣的做法因數學理解能力的不同,孩子學習的進度會不一樣,因此蔡老師上課時將學生四人一組(程度相近的為一組),同儕間自然會互相激勵。每一個小孩都應該被重視,而不是被放棄。孩子現在學不好,以後一定可以學得好,要有這樣的信心與正面態度,就算一輩子都學不好也沒關係,只要認真朝對的方向去做、不強求成果,但問耕耘不問收穫。
7.
Q: 請問數學是否需要反覆練習寫題目才會進步?
A: 首先進步的定義是什麼呢?學校考試成績表現變好嗎?如果面對升學壓力、為了提升考試成績,反覆練習對大多數的人來說是有幫助的。但若不為分數,孩子能理解並解題成功、快樂地學習就好。
A: 首先進步的定義是什麼呢?學校考試成績表現變好嗎?如果面對升學壓力、為了提升考試成績,反覆練習對大多數的人來說是有幫助的。但若不為分數,孩子能理解並解題成功、快樂地學習就好。
8.
Q: 數學公式是否需要讓小朋友從小用讀經的方式記起來?
A: 過往經驗中高中學生數學成績不好,有部分原因是定義及公式都沒有背起來。當然背起來也需要能適時運用,至於從小用讀經的方式記起來?因為沒有實驗過所以不確定,但蔡老師認為應該會有幫助的。
A: 過往經驗中高中學生數學成績不好,有部分原因是定義及公式都沒有背起來。當然背起來也需要能適時運用,至於從小用讀經的方式記起來?因為沒有實驗過所以不確定,但蔡老師認為應該會有幫助的。
9.
Q: 請問蔡老師自學讀經的小朋友可以一起揪團混齡學數學嗎?以及蔡老師未來有沒有可能受邀聘任為自學讀經班的數學老師呢?
A: 是可以混齡學數學的。如同上面分享的:個別化教學並不是傳統的老師在台上教。自學讀經班的學生或家長若遇到數學相關問題時願意提供參考,若是需要高中的教材蔡老師則可以提供。
A: 是可以混齡學數學的。如同上面分享的:個別化教學並不是傳統的老師在台上教。自學讀經班的學生或家長若遇到數學相關問題時願意提供參考,若是需要高中的教材蔡老師則可以提供。
10.
Q: 老師好,11~13歲這個關鍵點,是否因孩子不同而調整呢?我的孩子快四歲,已經對加法非常有興趣,是否應該順應她的興趣、能力,給她適合的教材呢?(目前每天的規劃都還是依讀經為主,數學概念是以引導遊戲為主)
A: 因應孩子腦力的發展,只要有興趣學得來就可以繼續下去、不用停頓,但是切記若是學不來不要硬塞給孩子,但拿捏不容易,所以建議不要太早給程度太深的數學,以免抹煞孩子的興趣。
A: 因應孩子腦力的發展,只要有興趣學得來就可以繼續下去、不用停頓,但是切記若是學不來不要硬塞給孩子,但拿捏不容易,所以建議不要太早給程度太深的數學,以免抹煞孩子的興趣。
11.
Q: 請問老師,如果孩子國中二年級了,但是小學五六年級的數學還不熟練,需要重新再從小學五六年級的學習嗎?
A: 建議拿國小五六年級的課本給孩子從頭看一遍(可能只須1~2天就看完了),相信孩子現在可以看懂了應該會很有成就感,只要整本看完、題目都會算就OK了。因為已經國中二年級了,腦部建構及理解能力多成熟了,只要理解就可以再繼續往下、讀到高中甚或大學的程度都有可能。
A: 建議拿國小五六年級的課本給孩子從頭看一遍(可能只須1~2天就看完了),相信孩子現在可以看懂了應該會很有成就感,只要整本看完、題目都會算就OK了。因為已經國中二年級了,腦部建構及理解能力多成熟了,只要理解就可以再繼續往下、讀到高中甚或大學的程度都有可能。
12.
Q: 理解能力有推薦的訓練方式嗎?
A: 每一個正常發展的人都有相當的理解能力的。認同王財貴教授所說的理解能力與腦神經發展有關,0~13歲可以大量讀經、老實讀經、快樂讀經。如果是孩子大些考試考不好其實是不夠熟練、反覆練習有其必要性,但是否對理解有幫助則還無法斷言。而成績表現好就等於理解程度好嗎?理解程度好應該是接觸新的內容可以容易理解,而非成就或是分數取向。蔡老師認為台灣現行教育體制下資優班判定標準有偏差,因為透過反覆練習、熟練可以達到好成績,不一定等於理解能力好。
A: 每一個正常發展的人都有相當的理解能力的。認同王財貴教授所說的理解能力與腦神經發展有關,0~13歲可以大量讀經、老實讀經、快樂讀經。如果是孩子大些考試考不好其實是不夠熟練、反覆練習有其必要性,但是否對理解有幫助則還無法斷言。而成績表現好就等於理解程度好嗎?理解程度好應該是接觸新的內容可以容易理解,而非成就或是分數取向。蔡老師認為台灣現行教育體制下資優班判定標準有偏差,因為透過反覆練習、熟練可以達到好成績,不一定等於理解能力好。
13.
Q: 數學如果是國高中階段,最好每星期花幾個小時學習呢?
A: 因人而異,每個人突破點與所需的時間都不一樣,但只要下苦功一定會有突破的一天,因為數學是每個人都可以理解的,請家長要耐心引導,任何學習都是需要時間的,切勿急就章。
A: 因人而異,每個人突破點與所需的時間都不一樣,但只要下苦功一定會有突破的一天,因為數學是每個人都可以理解的,請家長要耐心引導,任何學習都是需要時間的,切勿急就章。
14.
Q: 請問蔡老師有想編一冊『數學公式經典』,供讀經的孩子學習嗎?
A: 高中數學的部分有之前教書時編好的數學公式可分享。
A: 高中數學的部分有之前教書時編好的數學公式可分享。
15.
Q: 嘉義以外的其他縣市的話有蔡政民老師推薦的師資嗎?
A: 因為蔡老師認識的老師中並沒有採用個別化教學的,所以沒有推薦的師資。
建議家長再把演講內容細心看一下,應該會有更多體會,不必太緊張。
A: 因為蔡老師認識的老師中並沒有採用個別化教學的,所以沒有推薦的師資。
建議家長再把演講內容細心看一下,應該會有更多體會,不必太緊張。
16.
Q: 蔡老師覺得國小或國中自學生利用體制內的補教教學合適嗎?(用較短的時間來學習體制要一學年的課)
A: 體制內的補救教學與補習班概念相似,重點是孩子要能聽懂老師課堂上講的內容、多聽一次能加深印象,對學習是有幫助的,但是若孩子無法理解反而造成對學習的傷害。若學得來則不需要補救教學、學不來又何必強求,但其實沒有真的學不來的,只是有沒有找到對的方法,因此還是推薦個別化教學。至於說用較短的時間來學習體制要一學年的課,是可以的。
A: 體制內的補救教學與補習班概念相似,重點是孩子要能聽懂老師課堂上講的內容、多聽一次能加深印象,對學習是有幫助的,但是若孩子無法理解反而造成對學習的傷害。若學得來則不需要補救教學、學不來又何必強求,但其實沒有真的學不來的,只是有沒有找到對的方法,因此還是推薦個別化教學。至於說用較短的時間來學習體制要一學年的課,是可以的。
17.
Q: 個別化教育強調不強迫孩子、依照孩子的程度一步一步建構對數學的理解以及培養興趣。那麽不需要老師的學習方式便需要仰賴孩子的閱讀能力,扎實建構閱讀能力是否特別重要?
A: 認同。從小讀經培養閱讀能力的確對數理個別化教學有幫助,再者建議自學生的家長較沒有分數的壓力,可跟孩子一起共同學習。
A: 認同。從小讀經培養閱讀能力的確對數理個別化教學有幫助,再者建議自學生的家長較沒有分數的壓力,可跟孩子一起共同學習。
18.
Q: 有關自學生數學的全程規劃及執行方式,能夠詳細說明嗎?
A: (可參考第3及6題的回答)國小階段按照課本學,每個單元重點是否能理解並記起來、並且順利解題?小學數學不好不用著急,到了國中迎頭趕上是很正常的,蔡老師自己就是一個例子。
A: (可參考第3及6題的回答)國小階段按照課本學,每個單元重點是否能理解並記起來、並且順利解題?小學數學不好不用著急,到了國中迎頭趕上是很正常的,蔡老師自己就是一個例子。
19.
Q: 應該從幾歲開始進行個別化教學?
A: 小學階段不用急,幾歲開始也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的腦神經發展程度不同,只要按照課本章節(由淺入深),一個章節可以學得懂就可以繼續往下個章節進行學習。但還是要提醒家長其實腦神經建構發展時間差異不大,不要特別給予孩子太高的期望。
A: 小學階段不用急,幾歲開始也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的腦神經發展程度不同,只要按照課本章節(由淺入深),一個章節可以學得懂就可以繼續往下個章節進行學習。但還是要提醒家長其實腦神經建構發展時間差異不大,不要特別給予孩子太高的期望。
20.
Q: 可否請蔡老師提供幾個篩選數學老師的條件?而身為自學孩子的家長,如何把自己訓練成一個更好的數學老師?更甚的把孩子訓練成自己的數學老師?
A: 傳統用教的孩子不一定會懂,再優秀的老師有優秀的學生、當然一定也有考不好的學生,所以重點不在於老師會不會教!家長觀念很重要,家長作為觀察者、引導者,一定要對小孩有信心,更要相信自己也有學好數學的能力,個別化教育重點在於孩子自主學習,理解了再往更深的內容學習。跟著孩子一起學習,不用害怕以前看不懂,只要肯花時間,按照課本看下來一定看得懂!至於要把自己訓練成一個更好的數學
A: 傳統用教的孩子不一定會懂,再優秀的老師有優秀的學生、當然一定也有考不好的學生,所以重點不在於老師會不會教!家長觀念很重要,家長作為觀察者、引導者,一定要對小孩有信心,更要相信自己也有學好數學的能力,個別化教育重點在於孩子自主學習,理解了再往更深的內容學習。跟著孩子一起學習,不用害怕以前看不懂,只要肯花時間,按照課本看下來一定看得懂!至於要把自己訓練成一個更好的數學
老師或是把孩子訓練成自己的數學老師,都是可以達成的,前提是肯花時間看懂課本多算題目並且記住每一單元的定義、定理及公式。
補充教材
周弘老師的賞識教育演講
讀經孩子的歌
讀經的孩子到底有哪些經典的歌曲可傳唱?? 之前還沒教學堂的孩子唱幾首經典的歌曲前, 孩子們下課時就常把"醜小鴨"和"哥哥爸爸真偉大"拿來唱個沒完,我每次聽到都是悲從中來。唉! 我怎麼會沒教他們唱幾首讀經孩子應該要會唱的歌呢? 後來就花了些時間上網找了王財貴教授教唱過的幾首和讀經界中傳唱的幾首,加上梁炯輝老師的漢語詩經和唐詩三百首的專輯,中午讓孩子們吃飯時聽,有空也教唱幾首,這些就成為學堂孩子們愛唱的歌,聽他們清亮的歌聲此起彼落,歌詞都是如此優美,意境又是這麼高遠,真讓人不禁沉醉其中啊...網路上找得到的,我把其中幾首歌詞和聯結附上,讓大家都方便下載來帶孩子們唱。
如果需要梁炯輝老師的漢語詩經和唐詩三百首的吟唱,也請大家到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的網站購買。
以下29首經典歌曲 mp3音檔與文字檔全部下載
01《詩經•鄭風‧子衿》 下載mp3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02《詩經‧小雅‧鹿鳴》 下載mp3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
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傚。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03《詩經•衛風•木瓜》 下載mp3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爲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爲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爲好也
04《詩經‧小雅‧蓼莪》 下載mp3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 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榖,我獨何害。
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民莫不谷,我獨不卒。
05《春夜喜雨》杜甫 下載mp3 演唱:王財貴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06《頌》 下載mp3
中華的經典,智慧的光彩,流傳的歷史,文學和藝術,
一章又一章,一篇又一篇,背誦中起步,時代中流傳,
大學、中庸、孔子、孟子、四書、五經、唐詩、宋詞,
一生的背誦,一生的受益,聖賢的腳步,萬世的傳頌。
07《讀經之歌 - 一世一生》 作詞:王財貴 下載mp3
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作者為聖,述者為哲,儒釋道西,經傳奕赫.
今日的讀誦,願我溫柔敦厚,知遠疏通,
來年的契會,願我易良廣博,絜靜精微,
一生的踐行,願我屬辭比事,恭儉莊敬.
今日來年,一世一生,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今日來年,一世一生,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今日來年,一世一生,今日來年,一世一生..)
08《華山書院讀經班班歌》作詞:曾昭旭 作曲:王光娛 下載mp3
文化就是一棵不斷生長的大樹,我們是樹上的花葉扶疏,
如果希望它永遠生機暢茂,請不要忘記灌溉它的根苗,
讓我們試著去接觸經典,經典就是我們文化的泉源。
文化就是一條不斷奔流的大河,我們是河裡的蕩漾微波,
如果希望它永遠水流豐滿,請不要忘記疏濬它的泉源,
讓我們試著去接觸經典,經典就是我們文化的泉源。
09《禮運大同篇》 下載mp3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10《蘭心蕙質》 下載mp3
能白更兼黃,無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
出叢不盈尺,空谷為誰芳,一徑寒雲色,滿林秋露香。
11《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下載mp3 演唱:關棟天 瑞鳴音樂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12《正氣歌》文天祥 下載mp3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
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
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
是氣所磅礡,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繫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陰房闃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
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
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13《遊子吟》孟郊 下載mp3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14《關山月》李白 下載mp3 演唱: 劉桂娟 瑞鳴音樂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歎息未應閑。
15《秋風詞》李白 下載mp3 演唱: 吳至青 風潮音樂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16《浪淘沙》李煜 下載mp3 演唱: 吳至青 風潮音樂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17《虞美人》李煜 下載mp3 演唱:鄧麗君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18《長相思》白居易 下載mp3 演唱: 吳至青 風潮音樂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 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19《漁歌子》張志和 下載mp3 演唱: 吳至青 風潮音樂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 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20《花非花》白居易 下載mp3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21《水調歌頭》蘇軾 下載mp3 演唱:鄧麗君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常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22《一剪梅》李清照 下載mp3 演唱: 吳至青 風潮音樂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23《聲聲慢》李清照 下載mp3 演唱: 劉桂娟 瑞鳴音樂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盃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
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24《蘇武牧羊》 下載mp3 瑞鳴音樂
蘇武,留胡節不辱!雪地又冰天,窮愁十九年,
渴飲血,饑吞氈,牧羊北海邊。心存漢社稷,旄落猶未還。
歷盡難中難,心如鐵石堅。
夜坐塞上,時聽悲笳,入耳慟心酸。
蘇武,留胡節不辱!轉眼北風起,雁群漢關飛,
白髮娘,望兒歸,紅妝守空幃。
三更同入夢,二地誰夢誰?任海枯石爛,大節不稍虧。
終教匈奴,驚心破膽,拱服漢德威。
25《滿江紅》岳飛 下載mp3 演唱:關棟天 瑞鳴音樂
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26《錦瑟》李商隱 下載mp3 演唱:張曼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27《陽關三疊》王維 下載mp3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28《清平調》李白 下載mp3 演唱:鄧麗君、王菲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29《相見歡》李煜 下載mp3 演唱:鄧麗君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如果需要梁炯輝老師的漢語詩經和唐詩三百首的吟唱,也請大家到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的網站購買。
以下29首經典歌曲 mp3音檔與文字檔全部下載
01《詩經•鄭風‧子衿》 下載mp3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02《詩經‧小雅‧鹿鳴》 下載mp3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
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傚。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03《詩經•衛風•木瓜》 下載mp3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爲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爲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爲好也
04《詩經‧小雅‧蓼莪》 下載mp3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 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榖,我獨何害。
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民莫不谷,我獨不卒。
05《春夜喜雨》杜甫 下載mp3 演唱:王財貴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06《頌》 下載mp3
中華的經典,智慧的光彩,流傳的歷史,文學和藝術,
一章又一章,一篇又一篇,背誦中起步,時代中流傳,
大學、中庸、孔子、孟子、四書、五經、唐詩、宋詞,
一生的背誦,一生的受益,聖賢的腳步,萬世的傳頌。
07《讀經之歌 - 一世一生》 作詞:王財貴 下載mp3
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作者為聖,述者為哲,儒釋道西,經傳奕赫.
今日的讀誦,願我溫柔敦厚,知遠疏通,
來年的契會,願我易良廣博,絜靜精微,
一生的踐行,願我屬辭比事,恭儉莊敬.
今日來年,一世一生,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今日來年,一世一生,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今日來年,一世一生,今日來年,一世一生..)
08《華山書院讀經班班歌》作詞:曾昭旭 作曲:王光娛 下載mp3
文化就是一棵不斷生長的大樹,我們是樹上的花葉扶疏,
如果希望它永遠生機暢茂,請不要忘記灌溉它的根苗,
讓我們試著去接觸經典,經典就是我們文化的泉源。
文化就是一條不斷奔流的大河,我們是河裡的蕩漾微波,
如果希望它永遠水流豐滿,請不要忘記疏濬它的泉源,
讓我們試著去接觸經典,經典就是我們文化的泉源。
09《禮運大同篇》 下載mp3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10《蘭心蕙質》 下載mp3
能白更兼黃,無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
出叢不盈尺,空谷為誰芳,一徑寒雲色,滿林秋露香。
11《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下載mp3 演唱:關棟天 瑞鳴音樂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12《正氣歌》文天祥 下載mp3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
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
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
是氣所磅礡,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繫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陰房闃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
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
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13《遊子吟》孟郊 下載mp3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14《關山月》李白 下載mp3 演唱: 劉桂娟 瑞鳴音樂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歎息未應閑。
15《秋風詞》李白 下載mp3 演唱: 吳至青 風潮音樂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16《浪淘沙》李煜 下載mp3 演唱: 吳至青 風潮音樂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17《虞美人》李煜 下載mp3 演唱:鄧麗君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18《長相思》白居易 下載mp3 演唱: 吳至青 風潮音樂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 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19《漁歌子》張志和 下載mp3 演唱: 吳至青 風潮音樂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 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20《花非花》白居易 下載mp3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21《水調歌頭》蘇軾 下載mp3 演唱:鄧麗君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常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22《一剪梅》李清照 下載mp3 演唱: 吳至青 風潮音樂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23《聲聲慢》李清照 下載mp3 演唱: 劉桂娟 瑞鳴音樂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盃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
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24《蘇武牧羊》 下載mp3 瑞鳴音樂
蘇武,留胡節不辱!雪地又冰天,窮愁十九年,
渴飲血,饑吞氈,牧羊北海邊。心存漢社稷,旄落猶未還。
歷盡難中難,心如鐵石堅。
夜坐塞上,時聽悲笳,入耳慟心酸。
蘇武,留胡節不辱!轉眼北風起,雁群漢關飛,
白髮娘,望兒歸,紅妝守空幃。
三更同入夢,二地誰夢誰?任海枯石爛,大節不稍虧。
終教匈奴,驚心破膽,拱服漢德威。
25《滿江紅》岳飛 下載mp3 演唱:關棟天 瑞鳴音樂
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26《錦瑟》李商隱 下載mp3 演唱:張曼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27《陽關三疊》王維 下載mp3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28《清平調》李白 下載mp3 演唱:鄧麗君、王菲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29《相見歡》李煜 下載mp3 演唱:鄧麗君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2019/05/25 專訪高緯謙教授
2019/05/25很榮幸能親自聽到高瑋謙教授分享他接觸中國傳統文化的緣起,他說他國中階段便開始探索生命的意義,思考人生的價值。高中接觸《中國文化基本教材》時對於孔孟的義理似懂非懂,卻已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親切感,冥冥中指引著他生命前進的方向。後來進到師大國文系就讀,在大一下學期時就認識了當代新儒家──鵝湖月刊社的師長(包括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等諸位老師),參加他們的讀書會,研讀中國儒、道、佛以及西方哲學的經典;更慶幸的是能夠親炙牟宗三先生,聽他講學論道,啟發了他對聖賢人格的嚮往,堅定了他對文化薪傳的使命。高教授在大學時期就已經立志將此生奉獻於中華文化之復興大業! 習於理性思考的他後來遇到浪漫行動派又熱愛文化經典的呂基華老師, 自然就建立了一個全家都熱愛經典的讀經模範家庭。
高教授也特別提到他和王財貴教授深厚的情誼, 大二參加師大國文系義理組時就由王教授帶領他們一群學弟學妹共同研讀牟宗三先生所著的《中國哲學十九講》;大三時到王教授家中參加一些學者專家的文化講座,而他們這群學弟妹便去負責排座位、煮茶水,以換取免費聽課的福利;後來王教授還教他們寫書法,交換條件就是帶王教授的公子讀經。直到1994年王教授假台北華山講堂正式對外推廣讀經,高教授也把他們家大兒子送去華山講堂接受王教授親自指導讀經。2001年12月底王教授對讀經界宣布要成立一所專為在家自學而興辦的讀經學園,由於時間緊迫,就由高瑋謙教授夫婦幫忙找場地、租房子、裝潢教室等,終於在2002年1月21日成立了台灣第一間在家自學的讀經班——大安讀經學園。但是,因為王教授當時已經得四處推廣讀經教育, 無暇經營學園, 於是就請呂基華老師和高教授接手經營, 高家的四個孩子也就順理成章的留在大安讀經學園一路讀經自學長大!2004年王教授發起成立讀經教育基金會,高教授也擔任籌備階段的發起人之一,共同策劃募款活動,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終於在2006年4月10日成立了「台北市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從成立至今,高教授共擔任了4屆、長達12年的基金會董事, 護持整個讀經教育從萌芽到茁壯的歷程。因為有這些因緣, 高教授和王教授彼此學長學弟之間一直有著相知相惜、共赴於道的革命情誼。
為了讀經教育的扎根, 高教授平日除了在台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努力培養未來的讀經種子教師外, 也為了具體實現孔子仁智雙彰的教育理想, 在原來大安讀經學園的基礎上,和呂基華老師選擇在桃園景色優美的渴望園區擴大興辦了志道書院。高教授假日往往得南奔北跑的受邀各地讀經演講外, 更在台中教育大學舉辦了許多讀經研習活動, 生活過得爭分奪秒就是希望讓讀經教育能夠更加普及,文化慧命得以薪火相傳。
高教授還提到, 其實早在17年前撰寫大兒子自學申請書的過程中, 就已經提出「全人經典教育」的理念,主要是受到王教授讀經多元拓展觀念的啟迪,也就是不僅要中文讀經,還可以加入英文讀經、數理讀經、音樂讀經、美術讀經和武術讀經等,讓讀經的精神貫注到其他各個領域,開啟孩子的多元智能。後來三個女兒的自學申請書中計畫名稱也都是延用「全人經典教育」這個詞語, 而在大安讀經學園和志道書院, 更是自始自終都一直是以全人經典教育的模式在運作, 只是因為他和呂老師習慣做事低調, 認識的人相當有限。
從我接觸讀經教育這6年來, 其實我也聽過高教授好幾場關於讀經自學的演講, 他都有提到他孩子自學申請書中「全人經典教育」的規劃, 但是可能因為我女兒那時還沒申請自學, 所以當時都沒有追問整個規畫的細節。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高教授後來的演講都會提醒我們
:「不要只是把教材從國、英、數、理、化換成論、孟、學、庸,卻用同樣功利的心態逼迫孩子讀經。如此不擇手段,反而會壞了孩子讀經的胃口。要用引導啟發的方式,循循善誘;不宜只是高壓強迫,可能適得其反。就好比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突破,是生命。學習,從外打破,是壓力;從內突破,是成長。」這幾句話讓我這個虎媽兼虎師一直倍感壓力, 午夜夢迴時都還要自問是否給孩子們太多壓力而非鼓勵! 沒想到這位給我最多壓力的高教授, 竟然在命運的安排下, 提出了我為人師為人母的困境解方!! 因為有些反省,我也漸漸學著放下功利心,練習用不同方法,讓經典融入孩子的生命。
2018年我和雲湖書院徐心筠老師和李偉誠老師有幸參與志道書院的父母成長營, 聽聞了高教授分享辦學經驗與對儒學的深刻體悟, 也比較完整的了解志道書院「全人經典教育」的運作模式, 我親眼看到那些家長和孩子樂於學習, 享受生命又熱愛經典的狀態, 受到很大的感動!我覺得這樣的經典教育模式正是我努力追尋的, 時值台灣經典教育開枝散葉很重要的時機, 我回台南後非常興奮, 跟蔡掙雄執行長、陳亭諭老師、黃曉芹老師和吳昭德老師等等幾位老師分享, 大家又一起北上到志道書院找高教授, 深入了解理論與實務後, 於是有志一同,
找來了徐心筠老師等多位熱心的師長, 攜手一起推廣全人經典教育,
今年更促成了全人經典教育推廣中心的成立。
高教授認為以儒家為依歸的讀經教育應該回歸成德之教的傳統, 並且結合當代的全人教育,那麼,就可讓學習者在身心靈和諧發展的狀態下成長。特別感謝高教授此次受邀開講, 分享他長期研究儒家思想的心得與多年經營讀經自學的經驗, 幫助我們對全人經典教育的內涵和實踐有更多了解 …。
很慶幸我們身在台灣還享有一個適合孕育經典教育的文化土壤, 在這個禮崩樂壞的時代, 讀經界更需要團結! 讓我們一起把失落的中華文化精神找回來, 把追求教育桃花源的理想找回來! 讓文化的種子遍地開花,讓聖賢的慧命代代流傳!
訂閱:
文章 (Atom)